何亮:金刚经心得(一)
何亮:金刚经心得(一)
卷首语
《金刚经》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简称。姚秦(也作后秦,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在今陕西西安西北一带——据百度百科)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大唐三藏法师玄奘等高僧大德都翻译过它。这里我采用的是各位更容易找到的、传播更广泛的鸠摩罗什的译本。本书最后的附录会附上玄奘的译本,供大家参考。不同的译本经名各不相同,之前提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鸠摩罗什本的经名。
原本《金刚经》是没有分节、分段的,古代也没有句读,现在你看到的有每一分(相当于节)的名字,例如第一分“法会因由分”,以及分段、标点等都是是整理《金刚经》的高僧加上去的。因此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质疑一下这些后世高僧加上去的分名和标点,甚至,如果是更高级的读法应该学习梵文,从而质疑鸠摩罗什的翻译。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尤其是后者实在没有必要,不过就分名和标点而言,倒是不妨有自己的一点想法。这是不费什么事情的。
经的名字,根据鸠摩罗什的翻译,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所以叫“金刚”,有不同的解释,我比较喜欢说金刚是一种最坚硬锐利的武器,可以斩断一切妄念,而这个武器并不是刀剑,而是“般若”,佛经里的“般若”习惯读作“波惹”,其实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智慧”。而波罗蜜也是梵文的音译,意译是“到彼岸”,也就是渡过苦海到达极乐净土的意思。至于“经”,就是佛说的话。就好像熟悉《周易》的人都知道有经和传,经是原文,传是后人的解释、评论,或者像《论语》和《论语今读》的关系,前者是原典,后者是李泽厚先生自己的一个解读,因此,使用“经”就是要区别于后人写的“论”,表示这是记录佛陀真实话语的一篇文章。总括起来,这部经经名的意思是:“佛关于渡过苦海到达彼岸所需智慧的谈话”,或者简单点说,就是佛讲的终极智慧。
全书我将采用原典、译文、心得的方式进行解读,因为水平有限,不可能做到像专家学者那样写出各种考据详加注释,而只能是观其大略,阐述些自己的想法。至于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那样加上很多故事,既不是我见长的事情,另外这些故事虽然很有启发性,但更多的是星云大师自己的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加的,可能带有更多的生发成分。我这里只想做一些自己的直解,不做过多的发散。
此外,多数注释来自于网络,或者更直接点说是来自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我需要对这本入门的小册子所加以的说明,最后还是得说那句客套同时也是真话的话,囿于我的水平,讹误之处难免,还望各位同修不吝批评指正。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原典】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
我所听到的就是这样。
法会召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中,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陪同。当时,世尊到了食时就穿上外出的衣物,拿着钵盂,进入舍卫大城中次第乞讨,等到乞满一钵,回到园中。吃完午饭、收好外衣、洗净双脚、铺好坐垫,安坐其上。
【心得】
如是我闻
开篇的“如是我闻”是佛经惯用的开篇语。
佛陀去世之后,僧团在摩诃迦叶长老的主持下,对佛陀所说的法进行了第一次结集汇编。由于此前佛陀并没有把这些理论形成文字,因此在汇编中,由佛陀的堂弟,同时也是他的侍者,僧团中被誉为“多闻第一”的阿难背诵,其他人勘误、确认,最后形成文字。而加上“如是我闻”,并不是阿难自己决定的,而是佛陀去世前,他问佛陀在每部经的前面加上什么,佛陀告诉他的,为的是防止僧团内部对经的真假和权威性起争执。
一时
佛经并不记录具体的日期时间,这可能与古印度日期时间观念比较淡薄有关。同时,不记录具体时间,也有佛法的意味。之所以能够开启法会,有这次说法,还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很多因素凑齐了,这个法会就开成了。但法会不可能永远开下去,因缘有聚必有散,聚散是不定的,所以法会本身也是不定的,非要给它一个具体的时间,也是没有什么必要的。
舍卫国
舍卫其实是印度北憍萨罗国的都城名,为了区分南憍萨罗国,常用都城名代替国名。当时的印度还是一个分崩离析、各政权并立的国度。
祗树给孤独园
佛陀收的学生在鼎盛的时候能有上千人,一支浩浩荡荡的僧侣队伍,到了一个地方总要有安顿之所。在舍卫国,就有祗陀太子和给孤独长者分别赠予了他的僧团一个树林和一个精舍供他和他的僧团居住。祗陀太子就像是政府,给了一块地,而给孤独长者就像是开发商,建了一个园子,这就是祗树给孤独园。这是佛陀最喜欢的讲法之处。
大比丘
应该是高级僧侣,有了一定的修行,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的僧侣。比丘是对出家男人的称呼。所以可以看出佛陀的讲经并不是面向普通百姓,而是僧团,就像是这位教授开的是研究生的课程而不是面向大众的公益讲座。
食时
佛教讲求过午不食,也就是过了吃午饭的点之后就不能再吃东西了。这个吃午饭的时间就是食时。
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可能佛陀在园中的穿着会与出外行走不同,就好像我们在家中可能会脱去外套,而出门又加上一样。因此,在这里他要去城里的时候就要穿衣,应该是穿上外套一样的出门的衣裳。僧侣乞讨是有自己的钵盂的,电视剧《西游记》在到西天之后有一个有趣的情节就是唐僧为了获得真经,把自己的一个精致的钵送给了两位管经的僧人。这个钵就是僧侣专门用来乞讨的物事。而有趣的是,佛陀自己也需要去乞讨。他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皇帝,是别人来侍奉他,他所受的供养是僧团的尊敬,而不是无微不至的鞍前马后端茶递水。
次第乞已
“已”是完毕。次第乞,这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佛陀的两个弟子在去哪一家乞讨的时候有了争议,一个说去富人家,一个说去穷人家。佛陀则告诫他们不应该去区别富人穷人,不应该刻意选择去何家乞讨,总之挨着乞讨,乞满一钵就返回。这也是一种修行,灭掉自己的分别心、得失心。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与基督教的神不一样,佛陀其实只是一个常人,虽然贵为太子,不过后来舍弃王位抛家弃子追求心灵上的解脱去了。只是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尤其到了大乘佛教,人们不断地在给他添加各种神性,把他描述成一个通天彻地、无所不能神、神貌世上罕有的超自然一样的存在了。其实在我看来,他只是一位境界极高的学者,一位哲学家,而不是有着什么超凡伟力的神。所以他也需要做吃饭睡觉等等常人要做的事情。因此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他吃完饭,把外衣脱下来收好,把脚洗干净,铺上坐垫坐好,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跟你我有什么差别呢?
《金刚经》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简称。姚秦(也作后秦,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在今陕西西安西北一带——据百度百科)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大唐三藏法师玄奘等高僧大德都翻译过它。这里我采用的是各位更容易找到的、传播更广泛的鸠摩罗什的译本。本书最后的附录会附上玄奘的译本,供大家参考。不同的译本经名各不相同,之前提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鸠摩罗什本的经名。
原本《金刚经》是没有分节、分段的,古代也没有句读,现在你看到的有每一分(相当于节)的名字,例如第一分“法会因由分”,以及分段、标点等都是是整理《金刚经》的高僧加上去的。因此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质疑一下这些后世高僧加上去的分名和标点,甚至,如果是更高级的读法应该学习梵文,从而质疑鸠摩罗什的翻译。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尤其是后者实在没有必要,不过就分名和标点而言,倒是不妨有自己的一点想法。这是不费什么事情的。
经的名字,根据鸠摩罗什的翻译,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所以叫“金刚”,有不同的解释,我比较喜欢说金刚是一种最坚硬锐利的武器,可以斩断一切妄念,而这个武器并不是刀剑,而是“般若”,佛经里的“般若”习惯读作“波惹”,其实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智慧”。而波罗蜜也是梵文的音译,意译是“到彼岸”,也就是渡过苦海到达极乐净土的意思。至于“经”,就是佛说的话。就好像熟悉《周易》的人都知道有经和传,经是原文,传是后人的解释、评论,或者像《论语》和《论语今读》的关系,前者是原典,后者是李泽厚先生自己的一个解读,因此,使用“经”就是要区别于后人写的“论”,表示这是记录佛陀真实话语的一篇文章。总括起来,这部经经名的意思是:“佛关于渡过苦海到达彼岸所需智慧的谈话”,或者简单点说,就是佛讲的终极智慧。
全书我将采用原典、译文、心得的方式进行解读,因为水平有限,不可能做到像专家学者那样写出各种考据详加注释,而只能是观其大略,阐述些自己的想法。至于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那样加上很多故事,既不是我见长的事情,另外这些故事虽然很有启发性,但更多的是星云大师自己的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加的,可能带有更多的生发成分。我这里只想做一些自己的直解,不做过多的发散。
此外,多数注释来自于网络,或者更直接点说是来自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我需要对这本入门的小册子所加以的说明,最后还是得说那句客套同时也是真话的话,囿于我的水平,讹误之处难免,还望各位同修不吝批评指正。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原典】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
我所听到的就是这样。
法会召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中,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陪同。当时,世尊到了食时就穿上外出的衣物,拿着钵盂,进入舍卫大城中次第乞讨,等到乞满一钵,回到园中。吃完午饭、收好外衣、洗净双脚、铺好坐垫,安坐其上。
【心得】
如是我闻
开篇的“如是我闻”是佛经惯用的开篇语。
佛陀去世之后,僧团在摩诃迦叶长老的主持下,对佛陀所说的法进行了第一次结集汇编。由于此前佛陀并没有把这些理论形成文字,因此在汇编中,由佛陀的堂弟,同时也是他的侍者,僧团中被誉为“多闻第一”的阿难背诵,其他人勘误、确认,最后形成文字。而加上“如是我闻”,并不是阿难自己决定的,而是佛陀去世前,他问佛陀在每部经的前面加上什么,佛陀告诉他的,为的是防止僧团内部对经的真假和权威性起争执。
一时
佛经并不记录具体的日期时间,这可能与古印度日期时间观念比较淡薄有关。同时,不记录具体时间,也有佛法的意味。之所以能够开启法会,有这次说法,还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很多因素凑齐了,这个法会就开成了。但法会不可能永远开下去,因缘有聚必有散,聚散是不定的,所以法会本身也是不定的,非要给它一个具体的时间,也是没有什么必要的。
舍卫国
舍卫其实是印度北憍萨罗国的都城名,为了区分南憍萨罗国,常用都城名代替国名。当时的印度还是一个分崩离析、各政权并立的国度。
祗树给孤独园
佛陀收的学生在鼎盛的时候能有上千人,一支浩浩荡荡的僧侣队伍,到了一个地方总要有安顿之所。在舍卫国,就有祗陀太子和给孤独长者分别赠予了他的僧团一个树林和一个精舍供他和他的僧团居住。祗陀太子就像是政府,给了一块地,而给孤独长者就像是开发商,建了一个园子,这就是祗树给孤独园。这是佛陀最喜欢的讲法之处。
大比丘
应该是高级僧侣,有了一定的修行,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的僧侣。比丘是对出家男人的称呼。所以可以看出佛陀的讲经并不是面向普通百姓,而是僧团,就像是这位教授开的是研究生的课程而不是面向大众的公益讲座。
食时
佛教讲求过午不食,也就是过了吃午饭的点之后就不能再吃东西了。这个吃午饭的时间就是食时。
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可能佛陀在园中的穿着会与出外行走不同,就好像我们在家中可能会脱去外套,而出门又加上一样。因此,在这里他要去城里的时候就要穿衣,应该是穿上外套一样的出门的衣裳。僧侣乞讨是有自己的钵盂的,电视剧《西游记》在到西天之后有一个有趣的情节就是唐僧为了获得真经,把自己的一个精致的钵送给了两位管经的僧人。这个钵就是僧侣专门用来乞讨的物事。而有趣的是,佛陀自己也需要去乞讨。他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皇帝,是别人来侍奉他,他所受的供养是僧团的尊敬,而不是无微不至的鞍前马后端茶递水。
次第乞已
“已”是完毕。次第乞,这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佛陀的两个弟子在去哪一家乞讨的时候有了争议,一个说去富人家,一个说去穷人家。佛陀则告诫他们不应该去区别富人穷人,不应该刻意选择去何家乞讨,总之挨着乞讨,乞满一钵就返回。这也是一种修行,灭掉自己的分别心、得失心。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与基督教的神不一样,佛陀其实只是一个常人,虽然贵为太子,不过后来舍弃王位抛家弃子追求心灵上的解脱去了。只是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尤其到了大乘佛教,人们不断地在给他添加各种神性,把他描述成一个通天彻地、无所不能神、神貌世上罕有的超自然一样的存在了。其实在我看来,他只是一位境界极高的学者,一位哲学家,而不是有着什么超凡伟力的神。所以他也需要做吃饭睡觉等等常人要做的事情。因此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他吃完饭,把外衣脱下来收好,把脚洗干净,铺上坐垫坐好,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跟你我有什么差别呢?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