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金刚经心得(三)
何亮:金刚经心得(三)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原典】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译文】
佛陀对须菩提说:“各位菩萨及大菩萨应该这样灭掉心中的妄想。所有一切各类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我都能让它进入无余涅槃而让它往生极乐。就这样灭度不可计数的众生,但实际上并无众生被我灭度。这是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他就不是菩萨。”
【心得】
在这一分,佛陀对须菩提之前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解答。但有意思的是他没有回答“应云何住”,而是回答了“云何降伏其心”。结合后一分佛的解答,可以认为“降伏其心”是表,而“如是住心”才是本。我们也可以这么以为,须菩提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先问了一个更加本质的问题,而后问了一个由这个本质追发出来的问题。就像假如我们作哲学的探讨的时候可能会问:“什么是人?凭什么说我们是人呢?”显然,前一个问更加宽泛,而且更加本质,而后者关于人的身份建构问题虽然也很复杂,但相较于前还是一个下位的问题了。佛陀的回答也是很耐人寻味的,就像我在前几分心得说的那样,我把佛陀认为是一个人,而不是神,他也是一个好老师,他会用一些技巧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有时候会故意绕过这个问题而先去谈一些学生容易忽略却其实是后续探讨作为奠基的问题。他知道,学生需要理解这样的一些问题之后才能够理解更加复杂更深的问题,即使学生没有问到这个,而直接问出了更深的问题。
诸菩萨摩诃萨
“摩诃”是梵语音译,意译为“大”。有大师注解“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也有将“菩萨”和“摩诃萨”相区别的,在这里我采纳后一种。就像之后我们会从经文中读到的比丘会有四个果位,推而广之,菩萨也可能有水平的差异。假如我们把佛陀当做是一位教授,那么大菩萨就是副教授,菩萨就是讲师,而比丘也就是学生了。
众生
佛陀在这里举到了各种各样的众生,什么卵生、胎生等等,显然,这个众生并不仅仅指的是人。众生平等,只要是有生命的一切都是可以灭度的。养护花草同样可以修我们的慈悲心,对外表丑陋的如蛤蟆、蚯蚓一类的生物不蔑视、不厌恶,可以修我们的平等心,而在自我修行的同时,也是为其他众生种植福田。因此一切众生都会因此而获益,这个好处不是现实的,如佛陀在后面所提到的恒河沙数的七宝布施,这是比较现实的好处,而这里的好处活着福田是心灵更加接近解脱的境界,这种喜悦远比现实的好处来得更加持久更加有力。
有色,无色
“色”即是形态,有色、无色指的是有形众生和无形众生。有形众生是具有形态的,尤其是指的看得到的,而无形众生,一方面可能是那些浮游在我们身边的细菌一类,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指的那些徒具一定意识却无形体的生命。
有想,无想
“想”指的是意识,尤其是自主的意识。前者指的是那些生活中处处有意为之,任何事情都有自己主观意志体现的那些众生,例如理智的人,凡是都要求得明白、合理、效率的活的很聪明的人。后者则指的没有自主的意识,或者这种意识不发达的众生,例如小孩,他们的玩耍时忘我的,他们喜欢什么东西是说不出理由的,时间的度过也是浑浑噩噩的。
非有想非无想
这是指的学佛之人,包括那些已经证得很高果位的大比丘和菩萨。他们泯灭了有想和无想的差别,已经初窥真如理体(万物本质相通都是无)但终归还不能够将心常住其上。
无余涅槃
涅槃的终极形式。涅槃并不是死亡,或者不是我们平时所认为的身体的死亡。涅槃指的是心的寂静无扰,这个人并没有死亡,但已经没有什么能够让他的内心起一丝的波澜了。而与之相对的是有余涅槃,这是一种还没有完全进入绝对寂静的涅槃状态,这个人对俗世还有眷恋,比如,度化众生,这就是他还需要去做的事情,因此,即使是佛陀,也可以认为他在修得最高果位之后,仍然可以退至有余涅槃而行菩萨行,继续在娑婆世界弘法利生,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才真正进入永久的寂灭。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人们会有误解以为涅槃就是肉体死亡。其实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实无众生得灭度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同时也是极高的境界。做老师的,往往最后都以“桃李满天下”作为自己的一生的一个盖棺论定,但佛要教各位的是,要把这些功利统统放下。从佛理上说,虽然众生因为有为法而有差别,即它们的外在形式是各不一样的,但其实本性相通,都是空的,即没有恒定不变的实在。并且教授一个学生的机会也不是永恒的,学生在这里求学的时间有限,终归是无不散之宴席的。至于学生对教师的留恋,更是佛家避之唯恐不及的一种牵绊。正是因为这种牵绊,才总是让人因为现在而唏嘘以往,或者因为以往而唏嘘现在,无时无刻不在比较、分别,而这种比较与分别是一种对内心的极大的摧残。人并不会获得平静,总是在利益得失之间反复熬煎。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以上被称为“四相”,其实是人做一切事情的四种根源。“我相”是之后三相的罪魁,正是因为强调有一个“我”,且这个“我”是有实体,可以承受现实的好处和坏处的,我们才会那么在意做事情的成败得失。如果知道“我”本体也是空的,一切成败得失就会置之度外,也就不会被这一切所牵绊了。人相与我相相对,我相指的是自己是发起动作的一方,也是承受后果的——可能是好的后果也可能是坏的后果——的一方,那么同时,别人就是我的动作的承受方和造成我的后果的发起方。这是一个互补的概念。众生相,其实是差别相,也就是不仅强调有实在的我,有实在的别人,且别人还各不相同,于是更加执着于分别不同的对象,更加纠缠于这个纷扰的不同的后果。就像一个老师遇到根器不同的学生,他不仅仅要关心学生的总体,甚至还要区别对待每一个一样。寿者相则是强调这个后果是实有的。之所以说是寿者,指的是这个后果带来的效益是可以度量的。比如学生中高考的成绩是可以在升学这个阶段起到重要作用的,而美好婚姻的好处是可以伴随几十年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四相都在强调这实有而不是实无,有一个真实的我,可以承担一切后果的我,与之相对的就有真实的别人,就有各不相同的别人以及各不相同的后果。这都是极其执着的念想,是对智慧生命极其有害的毒火。而如果学佛的人不能够看透这一切,不能让自己的心常住于无上,而总是被一些现实功利所累及,那他就离菩萨的境界还远得很,更何况佛的境界呢?
【原典】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译文】
佛陀对须菩提说:“各位菩萨及大菩萨应该这样灭掉心中的妄想。所有一切各类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我都能让它进入无余涅槃而让它往生极乐。就这样灭度不可计数的众生,但实际上并无众生被我灭度。这是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他就不是菩萨。”
【心得】
在这一分,佛陀对须菩提之前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解答。但有意思的是他没有回答“应云何住”,而是回答了“云何降伏其心”。结合后一分佛的解答,可以认为“降伏其心”是表,而“如是住心”才是本。我们也可以这么以为,须菩提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先问了一个更加本质的问题,而后问了一个由这个本质追发出来的问题。就像假如我们作哲学的探讨的时候可能会问:“什么是人?凭什么说我们是人呢?”显然,前一个问更加宽泛,而且更加本质,而后者关于人的身份建构问题虽然也很复杂,但相较于前还是一个下位的问题了。佛陀的回答也是很耐人寻味的,就像我在前几分心得说的那样,我把佛陀认为是一个人,而不是神,他也是一个好老师,他会用一些技巧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有时候会故意绕过这个问题而先去谈一些学生容易忽略却其实是后续探讨作为奠基的问题。他知道,学生需要理解这样的一些问题之后才能够理解更加复杂更深的问题,即使学生没有问到这个,而直接问出了更深的问题。
诸菩萨摩诃萨
“摩诃”是梵语音译,意译为“大”。有大师注解“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也有将“菩萨”和“摩诃萨”相区别的,在这里我采纳后一种。就像之后我们会从经文中读到的比丘会有四个果位,推而广之,菩萨也可能有水平的差异。假如我们把佛陀当做是一位教授,那么大菩萨就是副教授,菩萨就是讲师,而比丘也就是学生了。
众生
佛陀在这里举到了各种各样的众生,什么卵生、胎生等等,显然,这个众生并不仅仅指的是人。众生平等,只要是有生命的一切都是可以灭度的。养护花草同样可以修我们的慈悲心,对外表丑陋的如蛤蟆、蚯蚓一类的生物不蔑视、不厌恶,可以修我们的平等心,而在自我修行的同时,也是为其他众生种植福田。因此一切众生都会因此而获益,这个好处不是现实的,如佛陀在后面所提到的恒河沙数的七宝布施,这是比较现实的好处,而这里的好处活着福田是心灵更加接近解脱的境界,这种喜悦远比现实的好处来得更加持久更加有力。
有色,无色
“色”即是形态,有色、无色指的是有形众生和无形众生。有形众生是具有形态的,尤其是指的看得到的,而无形众生,一方面可能是那些浮游在我们身边的细菌一类,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指的那些徒具一定意识却无形体的生命。
有想,无想
“想”指的是意识,尤其是自主的意识。前者指的是那些生活中处处有意为之,任何事情都有自己主观意志体现的那些众生,例如理智的人,凡是都要求得明白、合理、效率的活的很聪明的人。后者则指的没有自主的意识,或者这种意识不发达的众生,例如小孩,他们的玩耍时忘我的,他们喜欢什么东西是说不出理由的,时间的度过也是浑浑噩噩的。
非有想非无想
这是指的学佛之人,包括那些已经证得很高果位的大比丘和菩萨。他们泯灭了有想和无想的差别,已经初窥真如理体(万物本质相通都是无)但终归还不能够将心常住其上。
无余涅槃
涅槃的终极形式。涅槃并不是死亡,或者不是我们平时所认为的身体的死亡。涅槃指的是心的寂静无扰,这个人并没有死亡,但已经没有什么能够让他的内心起一丝的波澜了。而与之相对的是有余涅槃,这是一种还没有完全进入绝对寂静的涅槃状态,这个人对俗世还有眷恋,比如,度化众生,这就是他还需要去做的事情,因此,即使是佛陀,也可以认为他在修得最高果位之后,仍然可以退至有余涅槃而行菩萨行,继续在娑婆世界弘法利生,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才真正进入永久的寂灭。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人们会有误解以为涅槃就是肉体死亡。其实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实无众生得灭度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同时也是极高的境界。做老师的,往往最后都以“桃李满天下”作为自己的一生的一个盖棺论定,但佛要教各位的是,要把这些功利统统放下。从佛理上说,虽然众生因为有为法而有差别,即它们的外在形式是各不一样的,但其实本性相通,都是空的,即没有恒定不变的实在。并且教授一个学生的机会也不是永恒的,学生在这里求学的时间有限,终归是无不散之宴席的。至于学生对教师的留恋,更是佛家避之唯恐不及的一种牵绊。正是因为这种牵绊,才总是让人因为现在而唏嘘以往,或者因为以往而唏嘘现在,无时无刻不在比较、分别,而这种比较与分别是一种对内心的极大的摧残。人并不会获得平静,总是在利益得失之间反复熬煎。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以上被称为“四相”,其实是人做一切事情的四种根源。“我相”是之后三相的罪魁,正是因为强调有一个“我”,且这个“我”是有实体,可以承受现实的好处和坏处的,我们才会那么在意做事情的成败得失。如果知道“我”本体也是空的,一切成败得失就会置之度外,也就不会被这一切所牵绊了。人相与我相相对,我相指的是自己是发起动作的一方,也是承受后果的——可能是好的后果也可能是坏的后果——的一方,那么同时,别人就是我的动作的承受方和造成我的后果的发起方。这是一个互补的概念。众生相,其实是差别相,也就是不仅强调有实在的我,有实在的别人,且别人还各不相同,于是更加执着于分别不同的对象,更加纠缠于这个纷扰的不同的后果。就像一个老师遇到根器不同的学生,他不仅仅要关心学生的总体,甚至还要区别对待每一个一样。寿者相则是强调这个后果是实有的。之所以说是寿者,指的是这个后果带来的效益是可以度量的。比如学生中高考的成绩是可以在升学这个阶段起到重要作用的,而美好婚姻的好处是可以伴随几十年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四相都在强调这实有而不是实无,有一个真实的我,可以承担一切后果的我,与之相对的就有真实的别人,就有各不相同的别人以及各不相同的后果。这都是极其执着的念想,是对智慧生命极其有害的毒火。而如果学佛的人不能够看透这一切,不能让自己的心常住于无上,而总是被一些现实功利所累及,那他就离菩萨的境界还远得很,更何况佛的境界呢?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