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金刚经心得(四)
何亮:金刚经心得(四)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原典】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译文】
“再有,须菩提,菩萨对佛理也应该看透其实无本性,在这样的心态下布施他人,也就是不停留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布施,即不停留在表象。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菩萨可以做到不停留于表象布施,他积累的福德就不可想象。须菩提,在你看来,东方虚空能够想象它的边际吗?”“不能,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和上下的虚空能够想象它们的边际吗?”“不能,世尊。”“须菩提,菩萨能够不停留于表象布施,他的福德也将是这样不可想象。须菩提,菩萨就应该像这里所告诉的将心安住。”
【心得】
上一品,佛陀解释了如何降服心中的妄想,即能够悟出菩萨行的本质是所度众生没有实体,然后继续阐释不应该执着于四相——我、人、众生、寿者,因为这四相其实是妄想的外延。可以看出,佛陀在解答上一品的问题时,首先将最终的答案抛了出来——众生没有实体。但这个答案可能过于高深,对于学生来说不能够直接达到,还需要一些铺垫,所以降低了一级,讲四相的不实。理解四相的不实比起直接参悟众生实体的无要更加容易些,佛陀就是这样一步步帮助学生提高觉悟的。
到了这一品,佛陀解释另一个很有挑战的事情——不住法。首先是不住佛法,也就是不应该抱着修证佛法的功利心去布施,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做到不住相布施,也即看透一切相本身的虚无来布施。
布施
六度(六种修行)之一。简单地说就是施舍,但除了我们日常看到的施舍给别人钱财或者衣物以外,佛法也可以布施,只要是发自内心的、不带有金钱等等外在的回报的同时自己也没有保留的向人讲法,就是一种布施,旨在提升别人的境界,让他脱离思维的困顿苦难。布施是一种利己利人的修行,既将别人拔离苦难,也是让自己放低得失的心,从而体会到无失无得,得失都是表象,本质是无的真如理体。
无所住
须菩提在第二品中问道:“应云何住?”佛陀的回答是:“应如是住。”在这里佛陀的回答是:“应无所住。”须菩提问如何住心,也就是把心停留在什么样的层次,佛陀说停留在这样的层次,而后又说应该没有停留。这好像说起来有点前后矛盾。结合本品最后一句,“应如所教住”,佛陀是讲有所住的,但住在哪里,住在真如理体,也就是无上。而之所以前面说无所住,是指的将心停留在其他上是错误的,而之应该停留在无上。那么其他的是什么呢?色身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
被称为六尘或者六境、六处,它对应六根,也就是常听到的“六根清净”中的那个六根。六尘指的是人的各种感官所获得信号,比如色,是人眼看到的视觉信号,声是听觉信号,等等。而六根也就是人的六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法,这是一个特别不容易说清楚的东西,佛法也是法,是教人解脱的言语,而这里的法是思想,佛法是作用于人心的,而生成了思想,所以法是可以产生法的,需要细细分辨。比如“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如果解释为对于六尘中的“法”,就是思想、想法,那么就跟后面的“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啰嗦重复了吗?结合菩萨的修行,我们可以推断出前面指的是佛法,也就是菩萨不能为了修行而修行。修行是获得提升的手段,但如果把得失心看得重了,这种修行就是伪修行,只能是离无欲、极乐越来越远的。
不住相布施
布施要讲究三轮体空,也就是眼中没有“我”,没有“人”,没有“物”。虽然是我把东西送给别人,但我不能居功,不能强调是自己的一份功德,否则就是生出功利心,为换取外在好处而布施。此外不能去计较谁获得我的好处,我把东西送给老人还是孩子、送给穷人或者富人(例如向富人宣讲佛法的法布施),本质都一样,不能去计较多少人获得了好处,这些人身份如何,这样的话就产生了分别心,同样是对自己的修行有害的。最后,布施还不能计较布施的东西。富人捐赠十万元,与穷人捐赠一百元,这个本质是相同的,只要是发自内心,是不计得失,不靠这个来标榜自己,都是很好的修行。
福德不可思量
佛陀讲离欲,却处处讲福德,到底还是在说好处。其实佛陀并没有将一切都看做没有意义,比如他并不会蔑视生命,并不会鼓动人去自杀的。虽然人的色身是臭皮囊,但却是人获得解脱过程中的一个容器,它也是需要滋养的,因此,说到修行,虽然是将得失之心放下,但我们需要肯定的是对色身、对心灵的滋养是实在的。否则修行就没有了意义,因为没有了作用对象。所以仍然认为修行是可以换来福德的,简单地说,是有益于身心的,是可以更加接近于佛法所描述的那个理想状态也就是真如理体的。
之所以说不可思量,是指的这种不住相布施,是一种非常纯粹的修行,是非常利于皈依正道的,它十分复杂,需要如前所述的三轮体空,外界跟自身无数的干扰诱惑都要抵挡住,所以这是一种很高级的修炼。自然,这种高级修炼换来的进步也是巨大的。
四维上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印度的方位是如何看的。我们讲一个立体构型是三维的,有长宽高,讲地理方位则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北等等。而古印度的观念是东南西北加上上下。也就是首先在平面上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再加平面上方的上,跟平面下方的下。
虚空
对于古代人来说,并没有那么丰富的地理科学知识,自然还无法去想象宇宙、星球等等。他们只能通过一些日常的观察获得一些比较原始和质朴的概念。比如他们可能通过日常生活,如极目远眺,或者长途旅行,知道了世界之大,于是发出世界绵延无边的感慨。假如我们周围都是一马平川,我们站在那里,极目四望,就会生出自己是如此渺小,而四周无边无际之感。佛陀就是借着这种感觉来比喻一种不可计量的无边无际。
【原典】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译文】
“再有,须菩提,菩萨对佛理也应该看透其实无本性,在这样的心态下布施他人,也就是不停留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布施,即不停留在表象。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菩萨可以做到不停留于表象布施,他积累的福德就不可想象。须菩提,在你看来,东方虚空能够想象它的边际吗?”“不能,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和上下的虚空能够想象它们的边际吗?”“不能,世尊。”“须菩提,菩萨能够不停留于表象布施,他的福德也将是这样不可想象。须菩提,菩萨就应该像这里所告诉的将心安住。”
【心得】
上一品,佛陀解释了如何降服心中的妄想,即能够悟出菩萨行的本质是所度众生没有实体,然后继续阐释不应该执着于四相——我、人、众生、寿者,因为这四相其实是妄想的外延。可以看出,佛陀在解答上一品的问题时,首先将最终的答案抛了出来——众生没有实体。但这个答案可能过于高深,对于学生来说不能够直接达到,还需要一些铺垫,所以降低了一级,讲四相的不实。理解四相的不实比起直接参悟众生实体的无要更加容易些,佛陀就是这样一步步帮助学生提高觉悟的。
到了这一品,佛陀解释另一个很有挑战的事情——不住法。首先是不住佛法,也就是不应该抱着修证佛法的功利心去布施,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做到不住相布施,也即看透一切相本身的虚无来布施。
布施
六度(六种修行)之一。简单地说就是施舍,但除了我们日常看到的施舍给别人钱财或者衣物以外,佛法也可以布施,只要是发自内心的、不带有金钱等等外在的回报的同时自己也没有保留的向人讲法,就是一种布施,旨在提升别人的境界,让他脱离思维的困顿苦难。布施是一种利己利人的修行,既将别人拔离苦难,也是让自己放低得失的心,从而体会到无失无得,得失都是表象,本质是无的真如理体。
无所住
须菩提在第二品中问道:“应云何住?”佛陀的回答是:“应如是住。”在这里佛陀的回答是:“应无所住。”须菩提问如何住心,也就是把心停留在什么样的层次,佛陀说停留在这样的层次,而后又说应该没有停留。这好像说起来有点前后矛盾。结合本品最后一句,“应如所教住”,佛陀是讲有所住的,但住在哪里,住在真如理体,也就是无上。而之所以前面说无所住,是指的将心停留在其他上是错误的,而之应该停留在无上。那么其他的是什么呢?色身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
被称为六尘或者六境、六处,它对应六根,也就是常听到的“六根清净”中的那个六根。六尘指的是人的各种感官所获得信号,比如色,是人眼看到的视觉信号,声是听觉信号,等等。而六根也就是人的六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法,这是一个特别不容易说清楚的东西,佛法也是法,是教人解脱的言语,而这里的法是思想,佛法是作用于人心的,而生成了思想,所以法是可以产生法的,需要细细分辨。比如“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如果解释为对于六尘中的“法”,就是思想、想法,那么就跟后面的“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啰嗦重复了吗?结合菩萨的修行,我们可以推断出前面指的是佛法,也就是菩萨不能为了修行而修行。修行是获得提升的手段,但如果把得失心看得重了,这种修行就是伪修行,只能是离无欲、极乐越来越远的。
不住相布施
布施要讲究三轮体空,也就是眼中没有“我”,没有“人”,没有“物”。虽然是我把东西送给别人,但我不能居功,不能强调是自己的一份功德,否则就是生出功利心,为换取外在好处而布施。此外不能去计较谁获得我的好处,我把东西送给老人还是孩子、送给穷人或者富人(例如向富人宣讲佛法的法布施),本质都一样,不能去计较多少人获得了好处,这些人身份如何,这样的话就产生了分别心,同样是对自己的修行有害的。最后,布施还不能计较布施的东西。富人捐赠十万元,与穷人捐赠一百元,这个本质是相同的,只要是发自内心,是不计得失,不靠这个来标榜自己,都是很好的修行。
福德不可思量
佛陀讲离欲,却处处讲福德,到底还是在说好处。其实佛陀并没有将一切都看做没有意义,比如他并不会蔑视生命,并不会鼓动人去自杀的。虽然人的色身是臭皮囊,但却是人获得解脱过程中的一个容器,它也是需要滋养的,因此,说到修行,虽然是将得失之心放下,但我们需要肯定的是对色身、对心灵的滋养是实在的。否则修行就没有了意义,因为没有了作用对象。所以仍然认为修行是可以换来福德的,简单地说,是有益于身心的,是可以更加接近于佛法所描述的那个理想状态也就是真如理体的。
之所以说不可思量,是指的这种不住相布施,是一种非常纯粹的修行,是非常利于皈依正道的,它十分复杂,需要如前所述的三轮体空,外界跟自身无数的干扰诱惑都要抵挡住,所以这是一种很高级的修炼。自然,这种高级修炼换来的进步也是巨大的。
四维上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印度的方位是如何看的。我们讲一个立体构型是三维的,有长宽高,讲地理方位则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北等等。而古印度的观念是东南西北加上上下。也就是首先在平面上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再加平面上方的上,跟平面下方的下。
虚空
对于古代人来说,并没有那么丰富的地理科学知识,自然还无法去想象宇宙、星球等等。他们只能通过一些日常的观察获得一些比较原始和质朴的概念。比如他们可能通过日常生活,如极目远眺,或者长途旅行,知道了世界之大,于是发出世界绵延无边的感慨。假如我们周围都是一马平川,我们站在那里,极目四望,就会生出自己是如此渺小,而四周无边无际之感。佛陀就是借着这种感觉来比喻一种不可计量的无边无际。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