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金刚经心得(九)
何亮:金刚经心得(九)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原典】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译文】
“须菩提,在你看来,须陀洹能够像这样说:‘我有证得须陀洹果味’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这是为什么呢?须陀洹在名相上说是入流,但实相上并没有流可以入,不入六处,这就是名相上的须陀洹。”“须菩提,在你看来,斯陀含能够像这样说:‘我有证得斯陀含果味’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这是为什么呢?斯陀含名相上说是一往来,但实相上并没有往来,这就是名相上的斯陀含。”“须菩提,在你看来,阿那含能够像这样说:‘我有证得阿那含果味’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这是为什么呢?阿那含名相上说是不来,但实相上没有来与不来的区别,这就是名相上的阿那含。”“须菩提,在你看来,阿罗汉能够像这样说:‘我领悟了阿罗汉道’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被叫做阿罗汉的定法。世尊,如果阿罗汉这样说:“我领悟了阿罗汉道”,那么他就执著于四相。世尊,您说我已经达到无诤三昧的境界,在众人中是最高的了,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这样说:‘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如果这样说:‘我领悟了阿罗汉道’,您就不会说我是乐阿兰那行者。因为我在实相上并没有所行,所以才在名相上被称为了阿兰那行。”
【心得】
须陀洹
意译入流。我们把初学者,例如刚学钢琴的孩子只能弹奏《两只老虎》,叫做还没入门,或者也叫不入流。也就是上不得台面,根基太浅。那么入流就是开始能够拿来说道两句了。比如《两只老虎》也算是弹得熟练,能够在生日聚会上小露一手了。这里的须陀洹是小乘佛教第一果味,也就是第一个学位,像我们的小学毕业。达到这个程度的修行者已经不会再在畜生、饿鬼、地狱三道轮回,而是可以在天、阿修罗、人道轮回。在佛陀的提问中,第一个须陀洹指的是达到须陀洹境界的人,第二个须陀洹指的是果味。下面的类似。
证得果味
到底有没有须陀洹这个果味呢?这里我们要分清楚名相和实相的差别。相其实就是外观,这个外观既可以是看得见的外形,也可以是用语言描述出来的状貌。比如水蒸气,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的,但我们仍然可以用语言描述说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那么名是什么呢?是我们为了表达故意冠以某一事物的称谓。比如水的蒸发产生的这些气体,我们为了方便交流就叫它水蒸气,这个就是这种气体的一个名称。那么名和相是不是一回事呢?对于鲜花这样容易看到外形的,相指的外形(也可以是声音等等便于把握的),名就是鲜花这个称谓。而对于看不见外形的,名相基本上可以看做一回事,都是我们为了方便交流而加上去的。那么实相又是什么呢?既然佛说本质是无,哪有哪里来的相呢?诚然,本质确实是无,但我们在教授的时候仍然要将“无”这个字说出来,这个“无”字就是实的相。刚才说了,对于看得到的或者听得到的,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就是相,那么无显然不在此列,它应该归属于我们把握不到的,那么只能是给一个名称在这里便于交流。由此我们可知,为什么这一分里面须菩提的回答总是说“是名……”,也就是实体是没有的,我们只是给它一个称呼而已。果味实无,但我们还需要去解释,去交流,所以给它一个代号、一个名称。
入流无所入
须陀含的意思是入流,但如果有了实有的流,那就坏了。在前一份我们说过,只要认为实有,那么就会起执著,就会出现四相——我、人、众生、寿者。那么就不算是真的修道了,因此,虽然名字上是入流,但从理体上,是不能有实流可入的。也正因为如此,须菩提在后面又加上了一句不入色身香味触法,也就是不入四相。这才是真的入流。
斯陀含
这是小乘佛教第二果味,意译一往来,达到这个程度就相当于中学毕业了。往哪里去,又回哪里来呢?根据我查到的解释,说斯陀含其实还没有断尽疑惑,所以还需要再上下折腾一次。在我看来,这个一次也是个泛指。当修行者刚刚对道法有了领悟,尽管已经过了入流,开始能够比较长时间不受烦恼困扰,但终归道力还不够,还是时不时有些妄念滋生的。这样每次滋生,就是天人交战一次,这既是一往来。
阿那含
这是小乘佛教的第三果味,意译为不来,相当于高中毕业。知道了斯陀含的一往来的意思,不来就很容易理解了。如果说斯陀含还会存在着天人交战,还是会有人的那些欲求时不时扰乱身心的话,那么到了阿那含,就已经把人间所有的烦恼都放诸脑后了。所以说是不再来欲界了。那为什么须菩提在回答中不说“实无不来”而说“实无来”呢?还是当初那个法与非法非非法的问题。没有法,何谈非法,更遑论非非法。既然要否定不来,首先就要否定有来,而一旦有来被否定了,也就无需再证不来的实有实无了。
阿罗汉
这是小乘佛教最高果味,意思是不仅仅是欲界的烦恼抛诸脑后,连其余各界的烦恼也一并消除了,相当于大学毕业。此前的果味,佛陀的言语中都是说“得……果”,而阿罗汉果味却说是“得……道”,这又是为什么呢?阿罗汉果味的特殊性在于它已经接近佛的境界,不仅仅断灭了欲界的各种妄想、抛开了欲界烦恼,连其余各界烦恼也都抛去了。这就好像普通人是欲界众生,而有一定修为之人抛去了一些烦恼而变得跟众人不同,但终归还是俗世一份子,但真正的大贤者跟之前的有一定修为的人还不一样。前者只能告诉别人把身边俗世纷扰看透,而对于自己的精进可能还有贪著,也就是在修行道路上还有迷惑,而大贤者是连修行道路上的贪著也一并扫除的人,他们的境界更高,接近于佛。因此为了彰显它的难得跟高度,佛陀这里不再用阿罗汉果而是用阿罗汉道来描述。当佛教演化至到了大乘,阿罗汉也不是最高果味了,而是大乘佛教的第一果味,其上是菩萨,然后是佛。我们可以把这些东西比喻作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博士毕业。但这都是后人们生发的结果,在我看来,并没有太多的意思。我在这里想做的只是说一些关于佛教的最朴素的话、最朴素的理。
无诤三昧
昧,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蒙昧、不知道、分不开、看不出来。三昧的三就是我人、高下、圣凡的差别。三昧,也就是这些差别都看不见了,也就是心里已经没有了分别心,一切都是平等的、无差别的。诤是诤讼,但这里并不是简单的吵架的意思,而是矛盾,因为一旦有了差别,就会出现矛盾,高与下因为地位的不相等人们就需要去调和,需要去适应,这就得弯曲自己的心,是一种苦恼。同样,有我和人的差别,就会生出各种烦恼来,我这样说他可能接受不了,我又该怎么办,于是又开始相互适应、调和,弯曲内心。所以总的来说,无诤三昧就是说已经将一切看做平等无差别了。
最为第一
须菩提被称为僧团中“解空第一”,是最能够领会空理的。在僧团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比如《心经》中的舍利弗被称为“智慧第一”,目犍连被称为“神通第一”,阿难被称为“多闻第一”。须菩提的特长是对空理的理解高于众人,所以被誉为“解空第一”。也就自然有了“第一离欲阿罗汉”的美誉,说明他断开欲界各种烦恼是弟子中最彻底的。
乐阿兰那行者
乐,在这里不是快乐,我觉得更好的翻译是“亲近”,也即是接受并乐于奉行的意思。阿兰那也就是无诤的音译,行就是道。乐阿兰那行者就是乐于阿兰那行的人。最后须菩提说因为自己内心已经没有任何执著,所以从本质上讲,他的修行是没有实体的,是无所行的,也恰恰是他能够达到这个境界,佛才称他乐阿兰那行。这就好像一个成语“名存实亡”一样,须菩提只有一个修行之名,却没有修行之实。而假若反过来,他修行还没有达到无诤境界,佛也就不会这给他这么个名号了。所谓“实有则名无”了。
【原典】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译文】
“须菩提,在你看来,须陀洹能够像这样说:‘我有证得须陀洹果味’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这是为什么呢?须陀洹在名相上说是入流,但实相上并没有流可以入,不入六处,这就是名相上的须陀洹。”“须菩提,在你看来,斯陀含能够像这样说:‘我有证得斯陀含果味’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这是为什么呢?斯陀含名相上说是一往来,但实相上并没有往来,这就是名相上的斯陀含。”“须菩提,在你看来,阿那含能够像这样说:‘我有证得阿那含果味’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这是为什么呢?阿那含名相上说是不来,但实相上没有来与不来的区别,这就是名相上的阿那含。”“须菩提,在你看来,阿罗汉能够像这样说:‘我领悟了阿罗汉道’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被叫做阿罗汉的定法。世尊,如果阿罗汉这样说:“我领悟了阿罗汉道”,那么他就执著于四相。世尊,您说我已经达到无诤三昧的境界,在众人中是最高的了,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这样说:‘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如果这样说:‘我领悟了阿罗汉道’,您就不会说我是乐阿兰那行者。因为我在实相上并没有所行,所以才在名相上被称为了阿兰那行。”
【心得】
须陀洹
意译入流。我们把初学者,例如刚学钢琴的孩子只能弹奏《两只老虎》,叫做还没入门,或者也叫不入流。也就是上不得台面,根基太浅。那么入流就是开始能够拿来说道两句了。比如《两只老虎》也算是弹得熟练,能够在生日聚会上小露一手了。这里的须陀洹是小乘佛教第一果味,也就是第一个学位,像我们的小学毕业。达到这个程度的修行者已经不会再在畜生、饿鬼、地狱三道轮回,而是可以在天、阿修罗、人道轮回。在佛陀的提问中,第一个须陀洹指的是达到须陀洹境界的人,第二个须陀洹指的是果味。下面的类似。
证得果味
到底有没有须陀洹这个果味呢?这里我们要分清楚名相和实相的差别。相其实就是外观,这个外观既可以是看得见的外形,也可以是用语言描述出来的状貌。比如水蒸气,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的,但我们仍然可以用语言描述说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那么名是什么呢?是我们为了表达故意冠以某一事物的称谓。比如水的蒸发产生的这些气体,我们为了方便交流就叫它水蒸气,这个就是这种气体的一个名称。那么名和相是不是一回事呢?对于鲜花这样容易看到外形的,相指的外形(也可以是声音等等便于把握的),名就是鲜花这个称谓。而对于看不见外形的,名相基本上可以看做一回事,都是我们为了方便交流而加上去的。那么实相又是什么呢?既然佛说本质是无,哪有哪里来的相呢?诚然,本质确实是无,但我们在教授的时候仍然要将“无”这个字说出来,这个“无”字就是实的相。刚才说了,对于看得到的或者听得到的,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就是相,那么无显然不在此列,它应该归属于我们把握不到的,那么只能是给一个名称在这里便于交流。由此我们可知,为什么这一分里面须菩提的回答总是说“是名……”,也就是实体是没有的,我们只是给它一个称呼而已。果味实无,但我们还需要去解释,去交流,所以给它一个代号、一个名称。
入流无所入
须陀含的意思是入流,但如果有了实有的流,那就坏了。在前一份我们说过,只要认为实有,那么就会起执著,就会出现四相——我、人、众生、寿者。那么就不算是真的修道了,因此,虽然名字上是入流,但从理体上,是不能有实流可入的。也正因为如此,须菩提在后面又加上了一句不入色身香味触法,也就是不入四相。这才是真的入流。
斯陀含
这是小乘佛教第二果味,意译一往来,达到这个程度就相当于中学毕业了。往哪里去,又回哪里来呢?根据我查到的解释,说斯陀含其实还没有断尽疑惑,所以还需要再上下折腾一次。在我看来,这个一次也是个泛指。当修行者刚刚对道法有了领悟,尽管已经过了入流,开始能够比较长时间不受烦恼困扰,但终归道力还不够,还是时不时有些妄念滋生的。这样每次滋生,就是天人交战一次,这既是一往来。
阿那含
这是小乘佛教的第三果味,意译为不来,相当于高中毕业。知道了斯陀含的一往来的意思,不来就很容易理解了。如果说斯陀含还会存在着天人交战,还是会有人的那些欲求时不时扰乱身心的话,那么到了阿那含,就已经把人间所有的烦恼都放诸脑后了。所以说是不再来欲界了。那为什么须菩提在回答中不说“实无不来”而说“实无来”呢?还是当初那个法与非法非非法的问题。没有法,何谈非法,更遑论非非法。既然要否定不来,首先就要否定有来,而一旦有来被否定了,也就无需再证不来的实有实无了。
阿罗汉
这是小乘佛教最高果味,意思是不仅仅是欲界的烦恼抛诸脑后,连其余各界的烦恼也一并消除了,相当于大学毕业。此前的果味,佛陀的言语中都是说“得……果”,而阿罗汉果味却说是“得……道”,这又是为什么呢?阿罗汉果味的特殊性在于它已经接近佛的境界,不仅仅断灭了欲界的各种妄想、抛开了欲界烦恼,连其余各界烦恼也都抛去了。这就好像普通人是欲界众生,而有一定修为之人抛去了一些烦恼而变得跟众人不同,但终归还是俗世一份子,但真正的大贤者跟之前的有一定修为的人还不一样。前者只能告诉别人把身边俗世纷扰看透,而对于自己的精进可能还有贪著,也就是在修行道路上还有迷惑,而大贤者是连修行道路上的贪著也一并扫除的人,他们的境界更高,接近于佛。因此为了彰显它的难得跟高度,佛陀这里不再用阿罗汉果而是用阿罗汉道来描述。当佛教演化至到了大乘,阿罗汉也不是最高果味了,而是大乘佛教的第一果味,其上是菩萨,然后是佛。我们可以把这些东西比喻作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博士毕业。但这都是后人们生发的结果,在我看来,并没有太多的意思。我在这里想做的只是说一些关于佛教的最朴素的话、最朴素的理。
无诤三昧
昧,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蒙昧、不知道、分不开、看不出来。三昧的三就是我人、高下、圣凡的差别。三昧,也就是这些差别都看不见了,也就是心里已经没有了分别心,一切都是平等的、无差别的。诤是诤讼,但这里并不是简单的吵架的意思,而是矛盾,因为一旦有了差别,就会出现矛盾,高与下因为地位的不相等人们就需要去调和,需要去适应,这就得弯曲自己的心,是一种苦恼。同样,有我和人的差别,就会生出各种烦恼来,我这样说他可能接受不了,我又该怎么办,于是又开始相互适应、调和,弯曲内心。所以总的来说,无诤三昧就是说已经将一切看做平等无差别了。
最为第一
须菩提被称为僧团中“解空第一”,是最能够领会空理的。在僧团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比如《心经》中的舍利弗被称为“智慧第一”,目犍连被称为“神通第一”,阿难被称为“多闻第一”。须菩提的特长是对空理的理解高于众人,所以被誉为“解空第一”。也就自然有了“第一离欲阿罗汉”的美誉,说明他断开欲界各种烦恼是弟子中最彻底的。
乐阿兰那行者
乐,在这里不是快乐,我觉得更好的翻译是“亲近”,也即是接受并乐于奉行的意思。阿兰那也就是无诤的音译,行就是道。乐阿兰那行者就是乐于阿兰那行的人。最后须菩提说因为自己内心已经没有任何执著,所以从本质上讲,他的修行是没有实体的,是无所行的,也恰恰是他能够达到这个境界,佛才称他乐阿兰那行。这就好像一个成语“名存实亡”一样,须菩提只有一个修行之名,却没有修行之实。而假若反过来,他修行还没有达到无诤境界,佛也就不会这给他这么个名号了。所谓“实有则名无”了。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