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教网】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感悟
【转自人教网】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感悟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赵长宏
2007年9月,北京市开始进入又一轮新课程改革,我成为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教师之一;三年后,随着第一拨使用新教材的高中学生顺利毕业,我也有幸成为完成第一轮实践新教材的教师之一。在这三年的教学实践和尝试中,我最深的感受和体会是——新教材,新起点,新机遇,新挑战。
一、新教材
回首三年的新教材教学之旅,我不断反思:化学新教材到底新在哪?除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必修2+选修6”模块教学之外,我体会到的“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理念和目标要求新
化学新课程中“必修2+选修6”的模块教学设计,综合体现化学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及学生发展对高中化学课程的需要,体现了化学的公民教育、大众教育的思想、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课标中明确指出必修模块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为所有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基本化学知识的基础,尝试将深奥神秘的自然科学普及为一种大众科学,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化学,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因此在目标要求上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螺旋式上升,不能一步到位。如:有机部分不上官能团,只讲到典型代表物,不要求从结构上去推性质。比如在讲到乙醇时,新课程只要求了解乙醇的性质和用途,不要求从结构上去分析它会有什么性质,更不要求对它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位置进行分析和判断,又如,必修教材中出现了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并不说明练习和考试中就可以出书写电极反应的内容,书写只是教师教学时用来说明问题的需要,但并不是学生学习的要求。还有像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问题,只要求学生在必修阶段认识到这个事实的存在,而不需要用水解的知识进行解释;像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问题,不要求从定量角度进行判断,只是在初中基础上,增加了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2. 内容体系和知识结构新
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体系和知识结构的编排充分体现了STS(科学、技术、社会)思想,充分突出化学的实用性。每一章节的内容设计都是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最终又回到化学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力求带领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再从化学走向社会”,使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化学的应用中发现化学问题,再去集中研究这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化学知识,最终达到能用这些化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这就和旧教材中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一贯强调知识系统性、重视知识结论、轻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忽视学生的探究体验大不相同。在必修1模块元素化合物教学显得尤为突出。旧教材中元素化合物教学,以单一物质为中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一竿子插到底”,以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性质为线索纵向编排,由单质到氧化物、氢氧化物、盐;而新教材中,采取的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按元素编排而不是按族进行介绍,多种物质横向编排,平铺式教学,金属与非金属各占一章,而不是一族一章,每一章节中所研究的元素的编排顺序是按照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的广泛性,突出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如非金属部分先学习的就是无机非金属元素的主角——硅,再研究氯、硫、氮。这样就使得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很自然地从生活进入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回到生活,更容易为中学生所接受。用化学语言来形容,就是“把化学溶解于实际中,再结晶出来”。
3. 学习素材新
新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包括“实验探究”、“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践活动”、“科学史话”、“科学视野”、“实验”“归纳与整理”“资料卡片”等等,对原来的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也不再有严格明确的分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带领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当然,与此同时,也方便了学生的自学和预习,对新课程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4. 知识呈现方式新
从去情景的知识教学到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这是新教材中知识呈现的一个特点。教学离不开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学内容的设计。旧教材中更多的是关注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更准确的说是只关注具体的知识点。新课程从唯一的知识技能目标转变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教学内容从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线索转变为三条内容线索,而且这三条内容线索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而是拧成一股绳相互融合统一在一起。这就要求老师改变过去的教学习惯——只向学生呈现“裸露”的知识,而要学会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换言之就是,善于从真实中提出实际问题,到实验室中运用化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再回到实际应用中去。
二、新起点:
忘不了在假期中新课程培训时专家提醒的一句话:“越是有经验的老师,可能越不会教新教材。”确实如此。化学新教材中新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呈现方式的众多变化,要求化学教师要抛弃掉一些固有的教学习惯,接受新教材并改变自己去适应新教材,踏踏实实地从零开始。于是,我和很多老师一样,不得不放下自己多年来积累下的一些已经很成熟的经验,重新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课堂教学尝试,从头开始做以下几件事:
1. 反复认真研读新课标和新教材
高中化学新课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层次和水平与旧教材相比都有了较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新的课程结构,了解新教材的体系、特点,要克服盲目依赖过去的教学经验和惯性,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影响后续模块教学。在上课前,反复研读课标和教材,明确各个模块的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明确模块之间的联系、模块中各章节之间的联系,结合课标的具体要求,制定好每一章、节的三维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2. 认真分析、研究课改试验区高考试题特点,仔细体会必修、选修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更好理解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和界定。
3. 调查和研究学生的“前认识”,利用好学生的“前认识”。
教学是双边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思维活动的参与是最本质的参与。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精心设计引入环节,就是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疑激思”,使思维活动自疑问开始,使学生能带着问题学习,明确研究方向,不断寻找新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4.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争取每节课都出现小高潮。
上一节课就要有一节课的收获,这是对我们教学的最起码要求。而一节好课,必须要带给学生终身难忘的记忆,让学生感受到自然和科技带给的震撼,也许就会有学生因此而走入科学的殿堂并最终大有作为。所以,要在课堂中设计出高潮,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并引领学生进入其中,让学生在感受思维碰撞、心灵震撼的同时获得思维和智慧的发展。
5. 听取学生反馈,认真进行课后反思,为后续教学积累经验。
我的课后反思主要包括对自身教学状况进行反思,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反思,对授课内容、方式、技巧进行反思,对整体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三、新机遇
新教材的使用是一个新机遇,并不意味着我们喜欢教材经常发生变化,只是对于我们附中的教学实际而言。附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一届学生的初中化学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都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相比北京市其它高中的新生来说,这种差异性更大。因此,前几年,我们附中的老师在接受每一届新生的时候,都要先了解不同地域学生的初中学习内容,在高中教学中,不仅要在大纲的指导下,完成高中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要求,更新学生的初中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更新,不断修正,才能在高考时和其他北京的考生站在同一起点。但如今,在全北京市都进入新课程的时候,大家都在变,而我们附中的这种招生模式也已经基本固化下来,学生的来源和不同地域学生得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水平也基本被我们老师摸清楚。因此,我认为,这次课程改革,给了我们附中一个和其它高中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机会。利用好这次机会,我们同样可以总结和研究得出适合我们附中学生特点的有附中特色的高中新课程教学模式。只要这种课程结构不变,无论教材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从容面对。
四、新挑战
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面临着以下挑战:
挑战1.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广度?
(1) 研读课标,尊重课标,力争准确把握深广度。
新教材与旧教材在体系、结构、目标要求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必修模块的教学,主要是深广度如何把握的问题。三年的教学要统筹安排,应该是台阶式的:高一必修,打基础,要准确把握其“浅而广”的特点,要求宁可低不能高,保证大多数学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高二选修,再适当提升,到高三总复习,再提升一大步。不能一开始就一步到位,不同阶段要完成不同阶段的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研读和尊重课标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学生实际,创造性地用教材教。
教材只是教学资源之一,不能以教材为唯一的教学材料,所有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都要主动开发和利用,要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对教材中所给材料有所选择,有所取舍,进行恰当的增加、删减、改变,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避免一味地按照教材,有什么教什么,出现教学“超前”、“超标”和“一竿子插到底”的现象。以实验为例,化学新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实验,但是没有明确区分哪些是教师演示实验哪些是学生分组实验,如果把它们全部处理成学生分组探究,这样显然课时不够。所以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设实验,让学生有实验的体验,经历探究的过程,能使学生在不同层面、不同深广度方面有所接触。“要忠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3)学习交流,发挥集体智慧
坚持备课组内集体备课,随时讨论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深广度的掌握。坚持同头互相听课,互相评课。坚持进修、观摩区级研究课,保持和区、市教研员的密切联系,这样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关于新教材使用的信息;也和其他示范校、一般校的老师经常进行使用新教材教学方面的交流,坚持参加区中心组教师备课,对各章教材教法进行积极地分析、研讨,力争把对新教材的正确理解应用到具体教学实际中去。
挑战2. 如何轻负担,高质量?
(1)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深广度,在必修阶段不超标、不拓本
在必修模块教学中,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超纲,不拓本,原来旧课程模式下“深挖洞,广积粮”的思想尤不可取。同时还要加强思考与研究,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式,力求达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占领课堂主阵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必修模块中“浅而广”的知识内容容易让学生对知识实质的理解掉以轻心,教师必须注意充分挖掘简单知识背后的科学本质和生活生产实际中的重要应用,激发学生研究热忱,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占领课堂主阵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
(3)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事半功倍”。
虽然,在这一轮的新教材的教学中,心里难免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但此时的我着实感受到了它确实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创建了具有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和弹性的课程内容,为兴趣、爱好、能力和发展意向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新教材教学中,我虽然仍然继续在摸索,但相信心里却会越来越踏实!
2007年9月,北京市开始进入又一轮新课程改革,我成为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教师之一;三年后,随着第一拨使用新教材的高中学生顺利毕业,我也有幸成为完成第一轮实践新教材的教师之一。在这三年的教学实践和尝试中,我最深的感受和体会是——新教材,新起点,新机遇,新挑战。
一、新教材
回首三年的新教材教学之旅,我不断反思:化学新教材到底新在哪?除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必修2+选修6”模块教学之外,我体会到的“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理念和目标要求新
化学新课程中“必修2+选修6”的模块教学设计,综合体现化学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及学生发展对高中化学课程的需要,体现了化学的公民教育、大众教育的思想、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课标中明确指出必修模块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为所有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基本化学知识的基础,尝试将深奥神秘的自然科学普及为一种大众科学,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化学,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因此在目标要求上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螺旋式上升,不能一步到位。如:有机部分不上官能团,只讲到典型代表物,不要求从结构上去推性质。比如在讲到乙醇时,新课程只要求了解乙醇的性质和用途,不要求从结构上去分析它会有什么性质,更不要求对它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位置进行分析和判断,又如,必修教材中出现了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并不说明练习和考试中就可以出书写电极反应的内容,书写只是教师教学时用来说明问题的需要,但并不是学生学习的要求。还有像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问题,只要求学生在必修阶段认识到这个事实的存在,而不需要用水解的知识进行解释;像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问题,不要求从定量角度进行判断,只是在初中基础上,增加了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2. 内容体系和知识结构新
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体系和知识结构的编排充分体现了STS(科学、技术、社会)思想,充分突出化学的实用性。每一章节的内容设计都是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最终又回到化学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力求带领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再从化学走向社会”,使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化学的应用中发现化学问题,再去集中研究这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化学知识,最终达到能用这些化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这就和旧教材中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一贯强调知识系统性、重视知识结论、轻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忽视学生的探究体验大不相同。在必修1模块元素化合物教学显得尤为突出。旧教材中元素化合物教学,以单一物质为中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一竿子插到底”,以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性质为线索纵向编排,由单质到氧化物、氢氧化物、盐;而新教材中,采取的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按元素编排而不是按族进行介绍,多种物质横向编排,平铺式教学,金属与非金属各占一章,而不是一族一章,每一章节中所研究的元素的编排顺序是按照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的广泛性,突出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如非金属部分先学习的就是无机非金属元素的主角——硅,再研究氯、硫、氮。这样就使得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很自然地从生活进入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回到生活,更容易为中学生所接受。用化学语言来形容,就是“把化学溶解于实际中,再结晶出来”。
3. 学习素材新
新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包括“实验探究”、“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践活动”、“科学史话”、“科学视野”、“实验”“归纳与整理”“资料卡片”等等,对原来的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也不再有严格明确的分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带领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当然,与此同时,也方便了学生的自学和预习,对新课程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4. 知识呈现方式新
从去情景的知识教学到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这是新教材中知识呈现的一个特点。教学离不开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学内容的设计。旧教材中更多的是关注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更准确的说是只关注具体的知识点。新课程从唯一的知识技能目标转变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教学内容从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线索转变为三条内容线索,而且这三条内容线索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而是拧成一股绳相互融合统一在一起。这就要求老师改变过去的教学习惯——只向学生呈现“裸露”的知识,而要学会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换言之就是,善于从真实中提出实际问题,到实验室中运用化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再回到实际应用中去。
二、新起点:
忘不了在假期中新课程培训时专家提醒的一句话:“越是有经验的老师,可能越不会教新教材。”确实如此。化学新教材中新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呈现方式的众多变化,要求化学教师要抛弃掉一些固有的教学习惯,接受新教材并改变自己去适应新教材,踏踏实实地从零开始。于是,我和很多老师一样,不得不放下自己多年来积累下的一些已经很成熟的经验,重新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课堂教学尝试,从头开始做以下几件事:
1. 反复认真研读新课标和新教材
高中化学新课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层次和水平与旧教材相比都有了较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新的课程结构,了解新教材的体系、特点,要克服盲目依赖过去的教学经验和惯性,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影响后续模块教学。在上课前,反复研读课标和教材,明确各个模块的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明确模块之间的联系、模块中各章节之间的联系,结合课标的具体要求,制定好每一章、节的三维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2. 认真分析、研究课改试验区高考试题特点,仔细体会必修、选修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更好理解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和界定。
3. 调查和研究学生的“前认识”,利用好学生的“前认识”。
教学是双边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思维活动的参与是最本质的参与。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精心设计引入环节,就是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疑激思”,使思维活动自疑问开始,使学生能带着问题学习,明确研究方向,不断寻找新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4.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争取每节课都出现小高潮。
上一节课就要有一节课的收获,这是对我们教学的最起码要求。而一节好课,必须要带给学生终身难忘的记忆,让学生感受到自然和科技带给的震撼,也许就会有学生因此而走入科学的殿堂并最终大有作为。所以,要在课堂中设计出高潮,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并引领学生进入其中,让学生在感受思维碰撞、心灵震撼的同时获得思维和智慧的发展。
5. 听取学生反馈,认真进行课后反思,为后续教学积累经验。
我的课后反思主要包括对自身教学状况进行反思,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反思,对授课内容、方式、技巧进行反思,对整体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三、新机遇
新教材的使用是一个新机遇,并不意味着我们喜欢教材经常发生变化,只是对于我们附中的教学实际而言。附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一届学生的初中化学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都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相比北京市其它高中的新生来说,这种差异性更大。因此,前几年,我们附中的老师在接受每一届新生的时候,都要先了解不同地域学生的初中学习内容,在高中教学中,不仅要在大纲的指导下,完成高中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要求,更新学生的初中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更新,不断修正,才能在高考时和其他北京的考生站在同一起点。但如今,在全北京市都进入新课程的时候,大家都在变,而我们附中的这种招生模式也已经基本固化下来,学生的来源和不同地域学生得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水平也基本被我们老师摸清楚。因此,我认为,这次课程改革,给了我们附中一个和其它高中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机会。利用好这次机会,我们同样可以总结和研究得出适合我们附中学生特点的有附中特色的高中新课程教学模式。只要这种课程结构不变,无论教材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从容面对。
四、新挑战
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面临着以下挑战:
挑战1.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广度?
(1) 研读课标,尊重课标,力争准确把握深广度。
新教材与旧教材在体系、结构、目标要求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必修模块的教学,主要是深广度如何把握的问题。三年的教学要统筹安排,应该是台阶式的:高一必修,打基础,要准确把握其“浅而广”的特点,要求宁可低不能高,保证大多数学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高二选修,再适当提升,到高三总复习,再提升一大步。不能一开始就一步到位,不同阶段要完成不同阶段的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研读和尊重课标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学生实际,创造性地用教材教。
教材只是教学资源之一,不能以教材为唯一的教学材料,所有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都要主动开发和利用,要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对教材中所给材料有所选择,有所取舍,进行恰当的增加、删减、改变,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避免一味地按照教材,有什么教什么,出现教学“超前”、“超标”和“一竿子插到底”的现象。以实验为例,化学新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实验,但是没有明确区分哪些是教师演示实验哪些是学生分组实验,如果把它们全部处理成学生分组探究,这样显然课时不够。所以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设实验,让学生有实验的体验,经历探究的过程,能使学生在不同层面、不同深广度方面有所接触。“要忠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3)学习交流,发挥集体智慧
坚持备课组内集体备课,随时讨论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深广度的掌握。坚持同头互相听课,互相评课。坚持进修、观摩区级研究课,保持和区、市教研员的密切联系,这样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关于新教材使用的信息;也和其他示范校、一般校的老师经常进行使用新教材教学方面的交流,坚持参加区中心组教师备课,对各章教材教法进行积极地分析、研讨,力争把对新教材的正确理解应用到具体教学实际中去。
挑战2. 如何轻负担,高质量?
(1)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深广度,在必修阶段不超标、不拓本
在必修模块教学中,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超纲,不拓本,原来旧课程模式下“深挖洞,广积粮”的思想尤不可取。同时还要加强思考与研究,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式,力求达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占领课堂主阵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必修模块中“浅而广”的知识内容容易让学生对知识实质的理解掉以轻心,教师必须注意充分挖掘简单知识背后的科学本质和生活生产实际中的重要应用,激发学生研究热忱,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占领课堂主阵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
(3)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事半功倍”。
虽然,在这一轮的新教材的教学中,心里难免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但此时的我着实感受到了它确实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创建了具有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和弹性的课程内容,为兴趣、爱好、能力和发展意向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新教材教学中,我虽然仍然继续在摸索,但相信心里却会越来越踏实!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