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进行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三)
谈谈如何进行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三)
江红伟的高三大一轮进入第二个专题——物质的分类、性质。这次我想谈谈初高中衔接方面的体会。
因为这段时间初三的课也在紧张进行着,可以说,都是在总复习的题目和考点上来去,我对初中的东西看得比以前更加真切了,到底哪些难点,哪些套路,我觉得我经历过这一次之后是可以很好地总结了。而令人遗憾的是,初中的事情做得不够,到了高三需要重新去做,显得事情老是罗里吧嗦。
比如溶液部分,初中下册第九单元,讲到溶解度时,溶解度(S)的概念,是某温度下100 g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某溶质的最大质量。概念教学,需要对概念进行详尽的解读elaborate,这应该是常识,也就是采取精读法,一点一点去抠。比如为什么是“某温度下”?为什么要“100 g”?S是否有单位?w=S/(S+100)是如何来的?这些问题如果学生都能深刻地领会,才能算是把这块东西学好了,而不是仅仅记住了些现成结论,比方最后那个公式,然后能够套公式大概齐做几个题即可。初中教学之不负责任、敷衍潦草就是这样,老师们以为只要最后保证一个还过得去的及格率即可,至于里面用多大的劲儿来进行教学就不管不顾了。或者他们更相信我前文所说的那个“以考代学”,他们只想讲题不想讲课,说到底还是偷懒马虎。
而到了高三,我们出现了w和c(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
比如,某溶液如果稀释一倍,c会降为一半吗?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伪命题,因为这种东西纯属玩公式游戏,是刁钻古怪的模拟题的套路,说到底它几乎没什么化学性而更像是数学或者物理的东西。
要命的是,如果学生连初中的w的定义是什么都很模糊w=m质/m液*100%,那么这道题就真的是“豆腐盘成肉价钱”了。一问三不知的话,效率就很低,走起来就很慢,这需要警惕。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稀释就意味着溶质质量不变,或者说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而只是加了更多溶剂(这里默认是水)。根据w=m质/m液*100%,则其实是分母扩大了一倍,而扩大的这一倍分母跟c=n/V中分母的V又该如何联系呢?
换句话说,质量扩大了一倍,那么体积也会跟着扩大一倍吗?显然不一定。我加入的水的密度跟原来溶液的密度关系如何呢?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比如,如果原来的密度p>1 g/mL,例如我们假定原来是2 g/mL,那么我得加以前两倍体积的水才能够使得新加入的部分的质量跟原来的一样。而这也就意味着c=n/V其实分母扩大的倍数不止两倍。c也就被稀释到1/2以下去了。反之,如果原来的密度p<1 g/mL,那么加水的话不需要加到以前体积就能使得质量翻番儿。
其实推到这儿我们会发现,这道题跟化学几乎无关,只是借用了高中化学的一个概念来做一个数理逻辑的考查,它不化学。
稍作梳理,提出一些进一步的问题:
1. 这种问题是典型的“化学数学化”,是高考回避的方向。那么该如何应对这种没什么意思的题目,就值得去探讨,平时考到了怎么跟学生解释,如何消除学生的挫败感,如何规避这类问题(因为它不可能出现在最后那场考试中)等一系列问题就产生了。
2. 这种问题其实仅用上了一点高中化学的知识,更多仰赖的是初中的一些东西。因此可以帮助我们去思索初中教学中的缺失。
这段时间的实践在不断证明一件事情就是我们的初中教学的浮皮潦草,使得高中教学举步维艰。而我甚至觉得似乎拿着一本初中教材我都能解决相当多的高中问题了,这岂不是咄咄怪事。为什么学习就是那么费力的一件事情呢?我们可以挖掘的东西真是丰富无比。
因为这段时间初三的课也在紧张进行着,可以说,都是在总复习的题目和考点上来去,我对初中的东西看得比以前更加真切了,到底哪些难点,哪些套路,我觉得我经历过这一次之后是可以很好地总结了。而令人遗憾的是,初中的事情做得不够,到了高三需要重新去做,显得事情老是罗里吧嗦。
比如溶液部分,初中下册第九单元,讲到溶解度时,溶解度(S)的概念,是某温度下100 g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某溶质的最大质量。概念教学,需要对概念进行详尽的解读elaborate,这应该是常识,也就是采取精读法,一点一点去抠。比如为什么是“某温度下”?为什么要“100 g”?S是否有单位?w=S/(S+100)是如何来的?这些问题如果学生都能深刻地领会,才能算是把这块东西学好了,而不是仅仅记住了些现成结论,比方最后那个公式,然后能够套公式大概齐做几个题即可。初中教学之不负责任、敷衍潦草就是这样,老师们以为只要最后保证一个还过得去的及格率即可,至于里面用多大的劲儿来进行教学就不管不顾了。或者他们更相信我前文所说的那个“以考代学”,他们只想讲题不想讲课,说到底还是偷懒马虎。
而到了高三,我们出现了w和c(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
比如,某溶液如果稀释一倍,c会降为一半吗?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伪命题,因为这种东西纯属玩公式游戏,是刁钻古怪的模拟题的套路,说到底它几乎没什么化学性而更像是数学或者物理的东西。
要命的是,如果学生连初中的w的定义是什么都很模糊w=m质/m液*100%,那么这道题就真的是“豆腐盘成肉价钱”了。一问三不知的话,效率就很低,走起来就很慢,这需要警惕。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稀释就意味着溶质质量不变,或者说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而只是加了更多溶剂(这里默认是水)。根据w=m质/m液*100%,则其实是分母扩大了一倍,而扩大的这一倍分母跟c=n/V中分母的V又该如何联系呢?
换句话说,质量扩大了一倍,那么体积也会跟着扩大一倍吗?显然不一定。我加入的水的密度跟原来溶液的密度关系如何呢?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比如,如果原来的密度p>1 g/mL,例如我们假定原来是2 g/mL,那么我得加以前两倍体积的水才能够使得新加入的部分的质量跟原来的一样。而这也就意味着c=n/V其实分母扩大的倍数不止两倍。c也就被稀释到1/2以下去了。反之,如果原来的密度p<1 g/mL,那么加水的话不需要加到以前体积就能使得质量翻番儿。
其实推到这儿我们会发现,这道题跟化学几乎无关,只是借用了高中化学的一个概念来做一个数理逻辑的考查,它不化学。
稍作梳理,提出一些进一步的问题:
1. 这种问题是典型的“化学数学化”,是高考回避的方向。那么该如何应对这种没什么意思的题目,就值得去探讨,平时考到了怎么跟学生解释,如何消除学生的挫败感,如何规避这类问题(因为它不可能出现在最后那场考试中)等一系列问题就产生了。
2. 这种问题其实仅用上了一点高中化学的知识,更多仰赖的是初中的一些东西。因此可以帮助我们去思索初中教学中的缺失。
这段时间的实践在不断证明一件事情就是我们的初中教学的浮皮潦草,使得高中教学举步维艰。而我甚至觉得似乎拿着一本初中教材我都能解决相当多的高中问题了,这岂不是咄咄怪事。为什么学习就是那么费力的一件事情呢?我们可以挖掘的东西真是丰富无比。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