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日日新学堂——真实自然不功利
学生家长:日日新学堂——真实自然不功利
前一阶段我接受了一位清华博士的个人访谈,主要是为其关于在家上学的研究提供一些素材,访谈之后,我们彼此感谢,她感谢我接受他的访谈并实事求是地提供了很多信息,我感谢她给我了一个机会更清晰地梳理了我对新教育或者说日日新的选择。
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留个印。
问:你为什么选择私立学校而不考虑公立学校?
答:客观上讲,我首先选择的是学校提供的是怎样的教育,而不是它是私立还是公立。私立和公立只是两种不同的办学模式,都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在选择小学的时候,我们进行了很多考察,客观上讲,公立的好学校以我们的现有资源和能力很难能上,而私立的相对而言勒勒裤带还可以选择,所以我们选择了在我们认可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的学校。
问:你认为什么是好的教育和好的学校呢?
答:好的教育就是符合孩子客观发展规律的教育。不是说传统教育不好,我们就是传统教育下长大的,只是我们在考察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传统教育跟我们小时候的传统教育已经大不一样,过于急功近利、强调考分、揠苗助长,而对个人精神、情感、人文的关怀不够。我和孩子父亲都是一路好学生,是传统教育的受益者,但是当我们走进社会,我们也更能体会到这种过分强调知识的教育所带来的生存弊端,当然也有个人和家庭的因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过反思,越来越觉得教育一定要符合人发展的客观规律,提供孩子成长需要的环境。大环境不好的情况,哪怕做到一点:慢一些,都难能可贵。好的学校,就是能够践行好的教育理念的学校,以孩子为本,关键看学校带头人和老师。
问:你选择日日新这样的homeschool,是否说明您认可homeschool这种方式呢?
答:首先我不认为现在的日日新还是homeschool,日日新是从homeschool起家的学校,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样子,现在的日日新在我概念里就是一个学校,它有专门的老师从事教学研究和实施,有自己的教学体系,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特色,具有一定的学校规模。客观讲,就我个人而言我不会选择让我的孩子上homeschool。但是我支持homeschool的存在和发展,就像很多企业都是从炸鸡窗口起家一样,homeschool是一个模式和比较有活力的起点,所以,我特别希望教育部门能给homeschool和民办教育更大的发展空间,好的就会慢慢做大。现在门槛太高,大多数的民办教育都是有很好的房子很好的设备或者背靠国际大山,自己人或者有教育理想不那么功利的人做教育却很难。没有原始积累没办法做教育,做教育不得不对资本妥协,而客观上,教育医疗是最不应该逐利的,最害怕急功近利的。
问:你觉得日日新什么地方吸引你?
答:日日新吸引我的地方很多。一是坚守,从办学之初到现在,“自然而然”的教育理念就没有动摇过,大方向没有摇摆过,虽然实践中教学方式方法内容会因为主客观原因有所调整,但是这个基本理念贯穿始终,我也能感受得到,不忘初心,很可贵。二是他的尊重,校长夫妇给老师充分的尊重,老师也因此有力量给孩子尊重。这个尊重里面最打动我的是对老师通过“犯错”而成长的尊重。孩子刚来日日新的时候,因为我似乎懂点教育觉得老师不能这么做那么做,有一次遇到老师吓唬孩子,我焦虑不安跑到冬青老师那里沟通这个问题,冬青老师很认真地听取我的意见建议并且告诉我会择机跟老师沟通。后来一段时间我发现那个老师变化特别大成长特别快,还自以为自己有功劳,直到学期末因为其它事情跟校方沟通的时候,冬青老师才告诉我,当时我反映问题后她并没有马上跟老师就这个事情谈话,因为当时那个老师刚来不到一个月,一开始很紧张都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相处,那个时候就是要让老师敢于去和孩子接触,一个月后那位老师摸索着似乎找到点感觉了,兴奋得告诉冬青老师,冬青老师才见机给她就此事提出了改进意见,冬青老师说,如果一开始就马上要求,这个老师可能就因为怕犯错误而停滞不前了。这个事情对我触动特别的大,也因此,我发现老师们对孩子们犯错也比较能够宽容等待和给与支持。我想这是日日新很重要的理念传导的机制,就是“上行下效”。三是他的真实自然。日日新不挑孩子,我一直认为,天资聪颖的孩子在哪个学校都能成长得很好,考验一个学校能力的,是他怎么对待那些看似愚钝或者调皮捣蛋或者比较有特点的孩子,这样不入流的孩子如何在这里成长,成长成什么样才是一个学校的本事。这也是为什么我对那些重点校名校取得的成绩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因为它有一个大前提:生源好。第一次观园的时候,有两个场景打动了我,一个是我看到一个智力特殊的孩子被其他孩子毫无厌烦、非常平常的照顾。一个是我看到老师各有各的特点但都非常自然。这很真实,将来我的孩子会面对各式各样的人,精英也好、需要特殊照顾的人也好,如何学会跟不同的人相处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家爸爸说了“教育应该越走越宽,越来越贴近社会真实”。四是他的真诚。我刚才说了那么多,你千万不要误解认为日日新很完美很好,错错错,日日新特别不完美,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和问题,比如环境还比较粗糙、管理还需要加强、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师资也缺等等。日日新的家长对日日新意见也是很多的。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可沟通、可改进。我们到日日新这是第二年,我能感受到这种向上和改进的力量,越来越好。我们看到一些我们认为可以改进的,我们会跟校方沟通,首先校方和老师欢迎这样的沟通,因为大家有一个基本点:只要对孩子好。其次,只要条件允许,建议合理,校方会认真对待。我们有一个妈妈,为学校设计了一整套的我家在北京的游学计划,校方认可并给予积极支持,老师们也特别用心,收效很好。我提过几次小的建议,有时候第二天就看到了老师的调整,当然建议要合理可行。我们班每天放学,班里的老师就坐在一起研讨教学的问题,我听过,相互之间直言不讳,非常坦诚。开家委会也是,意见不同都可以表达,针锋相对也不影响家长关系。跟校方开会也是,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这个氛围挺宝贵的。所以我一开始满眼看的都是问题,现在也不那么怕问题了,有问题了一起来想办法。日日新走了这些年,特别不容易。其实,我一直觉得,我的孩子看到并参与到这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课程。
问:作为学校,教学是很重要的,关于日日新的教学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答:日日新的教学我认为最好的是他的语文教学。包括每天早上经典诵读,说文解字通过文字来龙去脉讲汉字,儿童文学强调文化和思想。这些共同构成他的语文课。我希望我的孩子首先学好语文,原因很简单:他是中国人,学好自己的文化和语言是立命之本。我们总强调国际化,国际交流,但是要知道,交流要有内容,交流一定是互通有无才谈得上平等的真正的交流,所以对于我的孩子,我觉得小时候关键是把语文学好,把自己的文化学好,这是最重要的,这才谈得上自信,谈得上将来所谓的国际交流。我们现在普遍有一种民族自卑,根本是文化自卑,有时候真觉得我们是抱着宝贝喊穷。我希望我的孩子看得到我们中国文化的可贵,哪怕传承不了多少至少他知道咱家里有宝,文化上一定要有这个自信。在此基础上看得到别人的好,这种学习交流才是平等的,自信的,有价值的,不媚的。而这种熏陶,以我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水准以及精力,我提供不了,所以我很依赖学校,这也是我们选择日日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偶尔翻看孩子在读的大学中庸,其中的智慧常常让我自己惊赞我们的祖先。文化不能再断层下去,所以也很感谢日日新这么重视这个问题。
问:那你为什么不选择现在的很多国学学校呢?
答:我不太喜欢社会上反古式的国学教育。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它能抗得住世事变迁。那些宝贵的经典放到当代依然有它的价值,不需要返古,穿古服,行古法,那些只是形式。日日新的这种熏的方式我认可,等孩子慢慢滋润理解,就像施基肥。前一阵子看南怀瑾老先生的书,他小时候也是读诵大学中庸,老师也不讲,很多东西随着个人阅历的丰富渐悟或顿悟。不论教什么,去教条化、去功利化都是必须的。
问:其他学科呢?
答:日日新的数学好像基本上按照教学大纲走,只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不太一样,教学方法上比较强调激发孩子的兴趣,教学进度比一般的公立学校要慢很多。英语经过好些年的摸索取得了一些经验,据说正在进行英语教学大纲的完善。体育课是武术课。音乐美术还有游学。具体教学要访谈学校了。但是有一点,日日新非常注重实践中思考和积累,老师们比较敢想,敢试。我们班老师上课遇到问题,会先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他们的自省能力很强,自律性也比较高,面对慢的孩子也能等一等。虽然现在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但都是扎扎实实靠一步一步实践探索的,盲目照搬照抄的不多。
问:你不担心孩子学得太少太慢将来缺乏竞争力?
答:当然也焦虑过。但是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保持得比较好,他爱学,从中能够找到乐趣,老师没有考试没有作业,会通过平时的练习问答中掌握孩子的进度并给于一定的辅导。我认为主观能动性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孩子天生也爱学习,方法不当学了知识丢了兴趣,我觉得有些得不偿失。所以我也觉得初期学得慢一些,基础打得牢一些没有坏处。学校到三年级以后会更加强调自主学习。想学且能自主去学,这就是真正的学习能力。关于竞争力,我没有想那么多,但我有几个基本常识,地基打的牢楼才盖得高,愿意干才会投入干。好学的孩子比厌学的孩子在同一件事情上要更有竞争力。
问:你选择非主流,是否就意味着将来孩子选择出国?
答:在我来看,出国、上大学或者上什么学,都不是目标更不是目的。他们都是途径。我没有预设我的孩子将来一定要出国一定要上大学一定要怎么样,出国与否上大学与否,是根据他成长到那个时候他个人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的,出国更有利于他的个人发展的需要,那就出国,上某个大学的某个专业更符合他的个人发展的需要就去努力考那个学校的那个专业,直接就业或者创业更符合他的个人发展需要就去就业或创业。以前我们把大学出国都当作了目标,这不是目标,这都是工具,根本在个人发展的需要。同样,我们现在选择这个学校,只是因为这个学校基本满足了我们当下认为比较适合孩子发展需要的选择,并不是为将来的某种选择作铺垫,什么年龄做好什么年龄的事情就好。
问:你有没有担心过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会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答:这里有一个概念:什么是主流。我不认为大多数人都选择的就是主流,现在的主流在以前不是主流,以前的主流在现在也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是人类的发展越来越贴近人性、越来越贴近客观的规律,从古到今,人类就是这样左右摇摆着走向人性解放的,虽然我不懂历史,但我是这个感觉。这是我认为的主流,是否更加符合人性发展,是否更加符合客观规律,而不是现在的某些阶段性现象。孩子将来要面对的社会跟现在肯定不一样。前些日子我看了一个视频《大人怎么生活,孩子就怎么游戏》,最后一句话特别触动我,她说“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怎样的社会生活,我们就要努力去创造这样的社会”。孩子上幼儿园后,我们一大群家长有了很深入的沟通,我越来越发现每个人心中都有特别美好的种子,人心向善是真的,每个人对美好、公正、尊重、爱的需要是一样的。一个孩子有爱、懂得尊重、行事公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哪里不欢迎呢?有人问过我,你不怕孩子从小生活得太美好,将来无法接受现实的不美好。我觉得正是因为孩子在他初识世界时扎扎实实地看到了美好,才会更相信美好的真实存在,才会更有力量面对接纳和改善现实的不美好。很多人面对现实的痛苦,不是来自他内心的美好,而是来自他内心不再相信美好。从我们自己搞戏剧节,到看这些在新教育领域摸爬滚打的学校和老师,我越来越相信很多东西我们可以靠自己创造的很好。我特别赞赏冬青老师的一句话“我们要自己创造自己的好”。
问:你选择这样的学校不觉得有风险吗?
答:有!有很大的风险。客观讲,现在的大环境不太好,包括日日新、南山华德福、乐知、孙瑞雪、李跃儿在内的一大批新教育学校都走得很艰难,没有背景,就是一心做教育,校址和师资是他们共同面临的大问题。但是我很佩服和感谢他们的担当。我记得当初在是否选择日日新的当口,我做梦都紧张,因为我的确看到师资并不雄厚、国家政策并不明朗、硬件条件不足、还有些粗糙。其中我最关注的还是师资。于是,在我惶恐之余我跑到大车老师那里,让他给我一个师资的说法,大车老师很淡定,让我不要在焦虑时做任何决定,放一放自己冷静下来再选择,关于师资,大车老师这样对我说“好的师资全中国都缺,国外也缺。但我不能等,等是等不来的。我们要做,认真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出好的老师,也许过十年这些老师会成长为非常好的老师,再过20年,我们的孩子也许会成长为很好的老师”。这两年,也遭遇了很多的风波,但是都一个一个挺过来了。对我来讲,我看中的是这个学校在教书育人上能提供给我孩子的东西,上幼儿园时,我没想过还有机会选择我比较满意的小学,现在有这么多选择,将来呢?不排除会有更多的选择。换句话说,通过这些年与孩子的成长,与学校的成长,我也越来越发现家庭教育其实最为关键。很多家长虽然孩子在传统学校,但是成长得也很好,能够比较智慧的处理一些问题,给了孩子很到位的支持,这些家长我特别佩服。所以选择新教育,家长自身的责任也不可推卸,需要不断调整自己,我们轻微的调整会带给孩子很大的变化,学校只是锦上添花,我们家长是根本,相信我们共同的成长也会提高我们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将来真的发生大家都不期待的风险后,我们相信我们更有力量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并产生我们积极的影响。我不担心孩子回到传统公立学校的适应能力,客观讲,这个环境不比传统学校简单,家长和孩子们要面对很多自然的冲突、矛盾、纠结以及新教育摸索的必然反复和风险,对家长也是挑战。
文章来源:咩咩羊论坛
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留个印。
问:你为什么选择私立学校而不考虑公立学校?
答:客观上讲,我首先选择的是学校提供的是怎样的教育,而不是它是私立还是公立。私立和公立只是两种不同的办学模式,都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在选择小学的时候,我们进行了很多考察,客观上讲,公立的好学校以我们的现有资源和能力很难能上,而私立的相对而言勒勒裤带还可以选择,所以我们选择了在我们认可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的学校。
问:你认为什么是好的教育和好的学校呢?
答:好的教育就是符合孩子客观发展规律的教育。不是说传统教育不好,我们就是传统教育下长大的,只是我们在考察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传统教育跟我们小时候的传统教育已经大不一样,过于急功近利、强调考分、揠苗助长,而对个人精神、情感、人文的关怀不够。我和孩子父亲都是一路好学生,是传统教育的受益者,但是当我们走进社会,我们也更能体会到这种过分强调知识的教育所带来的生存弊端,当然也有个人和家庭的因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过反思,越来越觉得教育一定要符合人发展的客观规律,提供孩子成长需要的环境。大环境不好的情况,哪怕做到一点:慢一些,都难能可贵。好的学校,就是能够践行好的教育理念的学校,以孩子为本,关键看学校带头人和老师。
问:你选择日日新这样的homeschool,是否说明您认可homeschool这种方式呢?
答:首先我不认为现在的日日新还是homeschool,日日新是从homeschool起家的学校,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样子,现在的日日新在我概念里就是一个学校,它有专门的老师从事教学研究和实施,有自己的教学体系,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特色,具有一定的学校规模。客观讲,就我个人而言我不会选择让我的孩子上homeschool。但是我支持homeschool的存在和发展,就像很多企业都是从炸鸡窗口起家一样,homeschool是一个模式和比较有活力的起点,所以,我特别希望教育部门能给homeschool和民办教育更大的发展空间,好的就会慢慢做大。现在门槛太高,大多数的民办教育都是有很好的房子很好的设备或者背靠国际大山,自己人或者有教育理想不那么功利的人做教育却很难。没有原始积累没办法做教育,做教育不得不对资本妥协,而客观上,教育医疗是最不应该逐利的,最害怕急功近利的。
问:你觉得日日新什么地方吸引你?
答:日日新吸引我的地方很多。一是坚守,从办学之初到现在,“自然而然”的教育理念就没有动摇过,大方向没有摇摆过,虽然实践中教学方式方法内容会因为主客观原因有所调整,但是这个基本理念贯穿始终,我也能感受得到,不忘初心,很可贵。二是他的尊重,校长夫妇给老师充分的尊重,老师也因此有力量给孩子尊重。这个尊重里面最打动我的是对老师通过“犯错”而成长的尊重。孩子刚来日日新的时候,因为我似乎懂点教育觉得老师不能这么做那么做,有一次遇到老师吓唬孩子,我焦虑不安跑到冬青老师那里沟通这个问题,冬青老师很认真地听取我的意见建议并且告诉我会择机跟老师沟通。后来一段时间我发现那个老师变化特别大成长特别快,还自以为自己有功劳,直到学期末因为其它事情跟校方沟通的时候,冬青老师才告诉我,当时我反映问题后她并没有马上跟老师就这个事情谈话,因为当时那个老师刚来不到一个月,一开始很紧张都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相处,那个时候就是要让老师敢于去和孩子接触,一个月后那位老师摸索着似乎找到点感觉了,兴奋得告诉冬青老师,冬青老师才见机给她就此事提出了改进意见,冬青老师说,如果一开始就马上要求,这个老师可能就因为怕犯错误而停滞不前了。这个事情对我触动特别的大,也因此,我发现老师们对孩子们犯错也比较能够宽容等待和给与支持。我想这是日日新很重要的理念传导的机制,就是“上行下效”。三是他的真实自然。日日新不挑孩子,我一直认为,天资聪颖的孩子在哪个学校都能成长得很好,考验一个学校能力的,是他怎么对待那些看似愚钝或者调皮捣蛋或者比较有特点的孩子,这样不入流的孩子如何在这里成长,成长成什么样才是一个学校的本事。这也是为什么我对那些重点校名校取得的成绩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因为它有一个大前提:生源好。第一次观园的时候,有两个场景打动了我,一个是我看到一个智力特殊的孩子被其他孩子毫无厌烦、非常平常的照顾。一个是我看到老师各有各的特点但都非常自然。这很真实,将来我的孩子会面对各式各样的人,精英也好、需要特殊照顾的人也好,如何学会跟不同的人相处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家爸爸说了“教育应该越走越宽,越来越贴近社会真实”。四是他的真诚。我刚才说了那么多,你千万不要误解认为日日新很完美很好,错错错,日日新特别不完美,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和问题,比如环境还比较粗糙、管理还需要加强、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师资也缺等等。日日新的家长对日日新意见也是很多的。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可沟通、可改进。我们到日日新这是第二年,我能感受到这种向上和改进的力量,越来越好。我们看到一些我们认为可以改进的,我们会跟校方沟通,首先校方和老师欢迎这样的沟通,因为大家有一个基本点:只要对孩子好。其次,只要条件允许,建议合理,校方会认真对待。我们有一个妈妈,为学校设计了一整套的我家在北京的游学计划,校方认可并给予积极支持,老师们也特别用心,收效很好。我提过几次小的建议,有时候第二天就看到了老师的调整,当然建议要合理可行。我们班每天放学,班里的老师就坐在一起研讨教学的问题,我听过,相互之间直言不讳,非常坦诚。开家委会也是,意见不同都可以表达,针锋相对也不影响家长关系。跟校方开会也是,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这个氛围挺宝贵的。所以我一开始满眼看的都是问题,现在也不那么怕问题了,有问题了一起来想办法。日日新走了这些年,特别不容易。其实,我一直觉得,我的孩子看到并参与到这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课程。
问:作为学校,教学是很重要的,关于日日新的教学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答:日日新的教学我认为最好的是他的语文教学。包括每天早上经典诵读,说文解字通过文字来龙去脉讲汉字,儿童文学强调文化和思想。这些共同构成他的语文课。我希望我的孩子首先学好语文,原因很简单:他是中国人,学好自己的文化和语言是立命之本。我们总强调国际化,国际交流,但是要知道,交流要有内容,交流一定是互通有无才谈得上平等的真正的交流,所以对于我的孩子,我觉得小时候关键是把语文学好,把自己的文化学好,这是最重要的,这才谈得上自信,谈得上将来所谓的国际交流。我们现在普遍有一种民族自卑,根本是文化自卑,有时候真觉得我们是抱着宝贝喊穷。我希望我的孩子看得到我们中国文化的可贵,哪怕传承不了多少至少他知道咱家里有宝,文化上一定要有这个自信。在此基础上看得到别人的好,这种学习交流才是平等的,自信的,有价值的,不媚的。而这种熏陶,以我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水准以及精力,我提供不了,所以我很依赖学校,这也是我们选择日日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偶尔翻看孩子在读的大学中庸,其中的智慧常常让我自己惊赞我们的祖先。文化不能再断层下去,所以也很感谢日日新这么重视这个问题。
问:那你为什么不选择现在的很多国学学校呢?
答:我不太喜欢社会上反古式的国学教育。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它能抗得住世事变迁。那些宝贵的经典放到当代依然有它的价值,不需要返古,穿古服,行古法,那些只是形式。日日新的这种熏的方式我认可,等孩子慢慢滋润理解,就像施基肥。前一阵子看南怀瑾老先生的书,他小时候也是读诵大学中庸,老师也不讲,很多东西随着个人阅历的丰富渐悟或顿悟。不论教什么,去教条化、去功利化都是必须的。
问:其他学科呢?
答:日日新的数学好像基本上按照教学大纲走,只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不太一样,教学方法上比较强调激发孩子的兴趣,教学进度比一般的公立学校要慢很多。英语经过好些年的摸索取得了一些经验,据说正在进行英语教学大纲的完善。体育课是武术课。音乐美术还有游学。具体教学要访谈学校了。但是有一点,日日新非常注重实践中思考和积累,老师们比较敢想,敢试。我们班老师上课遇到问题,会先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他们的自省能力很强,自律性也比较高,面对慢的孩子也能等一等。虽然现在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但都是扎扎实实靠一步一步实践探索的,盲目照搬照抄的不多。
问:你不担心孩子学得太少太慢将来缺乏竞争力?
答:当然也焦虑过。但是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保持得比较好,他爱学,从中能够找到乐趣,老师没有考试没有作业,会通过平时的练习问答中掌握孩子的进度并给于一定的辅导。我认为主观能动性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孩子天生也爱学习,方法不当学了知识丢了兴趣,我觉得有些得不偿失。所以我也觉得初期学得慢一些,基础打得牢一些没有坏处。学校到三年级以后会更加强调自主学习。想学且能自主去学,这就是真正的学习能力。关于竞争力,我没有想那么多,但我有几个基本常识,地基打的牢楼才盖得高,愿意干才会投入干。好学的孩子比厌学的孩子在同一件事情上要更有竞争力。
问:你选择非主流,是否就意味着将来孩子选择出国?
答:在我来看,出国、上大学或者上什么学,都不是目标更不是目的。他们都是途径。我没有预设我的孩子将来一定要出国一定要上大学一定要怎么样,出国与否上大学与否,是根据他成长到那个时候他个人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的,出国更有利于他的个人发展的需要,那就出国,上某个大学的某个专业更符合他的个人发展的需要就去努力考那个学校的那个专业,直接就业或者创业更符合他的个人发展需要就去就业或创业。以前我们把大学出国都当作了目标,这不是目标,这都是工具,根本在个人发展的需要。同样,我们现在选择这个学校,只是因为这个学校基本满足了我们当下认为比较适合孩子发展需要的选择,并不是为将来的某种选择作铺垫,什么年龄做好什么年龄的事情就好。
问:你有没有担心过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会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答:这里有一个概念:什么是主流。我不认为大多数人都选择的就是主流,现在的主流在以前不是主流,以前的主流在现在也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是人类的发展越来越贴近人性、越来越贴近客观的规律,从古到今,人类就是这样左右摇摆着走向人性解放的,虽然我不懂历史,但我是这个感觉。这是我认为的主流,是否更加符合人性发展,是否更加符合客观规律,而不是现在的某些阶段性现象。孩子将来要面对的社会跟现在肯定不一样。前些日子我看了一个视频《大人怎么生活,孩子就怎么游戏》,最后一句话特别触动我,她说“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怎样的社会生活,我们就要努力去创造这样的社会”。孩子上幼儿园后,我们一大群家长有了很深入的沟通,我越来越发现每个人心中都有特别美好的种子,人心向善是真的,每个人对美好、公正、尊重、爱的需要是一样的。一个孩子有爱、懂得尊重、行事公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哪里不欢迎呢?有人问过我,你不怕孩子从小生活得太美好,将来无法接受现实的不美好。我觉得正是因为孩子在他初识世界时扎扎实实地看到了美好,才会更相信美好的真实存在,才会更有力量面对接纳和改善现实的不美好。很多人面对现实的痛苦,不是来自他内心的美好,而是来自他内心不再相信美好。从我们自己搞戏剧节,到看这些在新教育领域摸爬滚打的学校和老师,我越来越相信很多东西我们可以靠自己创造的很好。我特别赞赏冬青老师的一句话“我们要自己创造自己的好”。
问:你选择这样的学校不觉得有风险吗?
答:有!有很大的风险。客观讲,现在的大环境不太好,包括日日新、南山华德福、乐知、孙瑞雪、李跃儿在内的一大批新教育学校都走得很艰难,没有背景,就是一心做教育,校址和师资是他们共同面临的大问题。但是我很佩服和感谢他们的担当。我记得当初在是否选择日日新的当口,我做梦都紧张,因为我的确看到师资并不雄厚、国家政策并不明朗、硬件条件不足、还有些粗糙。其中我最关注的还是师资。于是,在我惶恐之余我跑到大车老师那里,让他给我一个师资的说法,大车老师很淡定,让我不要在焦虑时做任何决定,放一放自己冷静下来再选择,关于师资,大车老师这样对我说“好的师资全中国都缺,国外也缺。但我不能等,等是等不来的。我们要做,认真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出好的老师,也许过十年这些老师会成长为非常好的老师,再过20年,我们的孩子也许会成长为很好的老师”。这两年,也遭遇了很多的风波,但是都一个一个挺过来了。对我来讲,我看中的是这个学校在教书育人上能提供给我孩子的东西,上幼儿园时,我没想过还有机会选择我比较满意的小学,现在有这么多选择,将来呢?不排除会有更多的选择。换句话说,通过这些年与孩子的成长,与学校的成长,我也越来越发现家庭教育其实最为关键。很多家长虽然孩子在传统学校,但是成长得也很好,能够比较智慧的处理一些问题,给了孩子很到位的支持,这些家长我特别佩服。所以选择新教育,家长自身的责任也不可推卸,需要不断调整自己,我们轻微的调整会带给孩子很大的变化,学校只是锦上添花,我们家长是根本,相信我们共同的成长也会提高我们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将来真的发生大家都不期待的风险后,我们相信我们更有力量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并产生我们积极的影响。我不担心孩子回到传统公立学校的适应能力,客观讲,这个环境不比传统学校简单,家长和孩子们要面对很多自然的冲突、矛盾、纠结以及新教育摸索的必然反复和风险,对家长也是挑战。
文章来源:咩咩羊论坛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