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斯·高汀:我们还在用90年前的学校模式?
赛斯·高汀:我们还在用90年前的学校模式?
教育的问题在哪里?
150年前,成年人被童工问题激怒了,因为不论他们怎样卖命工作,还是会被廉价的童工所取代。
确实,七岁儿童断了手指、在工作中受虐待的现象引起了一些义愤,但在当时,经济利益高于一切。工厂主们顽固地认为,失去童工对他们的企业将是灾难性的,因此,他们竭力维护使用童工的权利——他们说雇不起成年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18年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当时用于说服工业界接受这一重大变革的理由之一是:受过教育的孩子更守规矩,工作效率更高。所以,现在我们的学校里还在训练孩子们排排坐、服从指令并不是偶然的,它曾经是对未来经济的一种投资。人们期望通过培养孩子的服从性来获得长期的高效率,以替代廉价童工所具有的短期经济优势。
因此,大规模的教育并不是为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或是培养专家学者而设计的。它的发明是为了迅速而大量地制造符合工业化体系要求的成年工人。规模比质量更重要这个教育理念正好与当时大多数实业家的观念相吻合。
当然,这个系统很成功。它输出了几代高质高效、全职全薪的产业工人。但是现在呢?
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说得很清楚:有些工作是可以外包的(这些工作可以在国外完成。例如生产汽车、设计椅子以及接听电话等等);而有些是不可以外包的(例如修剪草坪或者做汉堡等等)。那么,前一类工作是否值得保留在我国经济中应该没有疑问了吧?
很不巧,根据斯宾塞的研究,1990年至2008年,美国的经济仅仅为社会增加了60万份可外包工作。
如果你做的是一份只需听老板指令行事的工作,那么,你的老板肯定会找比你更廉价的人来做。然而,学校向社会大量输送的正是一门心思想找这类工作的年轻人。
你看到供需之间的脱节没有?每年,我们的学校要向社会输送数以百万计的工人,而他们所受的训练却是要他们像1925年的人们那样工作。
当年的那个交易(即解放童工,把他们教育成更好的产业工人)为我们奠定了向底层竞争的基础。有人争辩说,美国就应该是廉价而顺从的劳动力的最佳产地。但是,即使我们能够赢得这场竞争,我们还是输了。底层不是一个好去处,尽管我们有能力到达那里。
在我们迎来全民教育的第九十三个年头之际,每一位家长和纳税人都应该认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不应该一如既往地赞许、推动或任凭学校(包括大部分私立学校)继续推行这种四平八稳却注定失败的策略,继续大批量制造标准化的、可测试的、平庸的产业工人呢?
只要我们依然热衷于(即便是接受)标准化考试,畏惧科学,不去培养领导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只要我们还听任官僚体制继续把教育办成工厂,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后工业化革命已经到来。你愿不愿意教你的孩子们抓住这个机会呢?
学校的职能是什么?
这么简单的问题似乎不值一问。然而,可能的答案却有很多。下面仅列出几条(我在这里谈论的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公立教育或遍布各地的私立教育):
建立一个文化上和谐的社会。
推动科学进步,探索未知世界。
提高文明程度,用智慧取代愚昧。
训练高效率的劳动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在校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教育开支增长更快,我们在大规模办学上花费了亿万美元。
但直到前不久,学校只对以上四个社会目标之一做出过杰出贡献。首先,我们看一下其他三个目标:
建立一个文化上和谐的社会:在这方面,学校的作用比电视差远了。就文化体验而言,一所资金短缺、学生过多的城区学校与一所资金充足的郊区学校之间就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一个高中辍学生与一个耶鲁大学毕业生在文化素质上也有明显的差别。就连科学方法是否有用这样简单的问题,人们的看法都大相径庭——你在哪里上学基本上决定了你所学的内容。如果学校的目的是为一个共同的文化打基础,那么它目前所做的远没有达到它能够做到的水平。
探索未知世界: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孩子们学三角学,很多孩子既学不懂,也不会用,而且他们将来根本不会研究数学。我们投入了大量时间教学生们欣赏小说和文学,反而使大多数人不再热爱阅读(一项研究表明,58%的美国人从学校毕业后,就再没有为消遣而读过书)。阅读一旦与考试联系在一起,就不再是乐趣。
我们一边不断提高教授职位的门槛,一边培养大量既不会教课、也没有多少科研成果的博士生。我们教授事实,而学生真正吸收的知识却很少。
用智慧取代愚昧:在西方,几乎所有的人都受过多年的义务教育。尽管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轻信毫无根据的理论、错误的金融决策和蹩脚的社区和家庭计划。人们对科学和艺术最多只知道点皮毛,普通消费者的商业头脑也少的可怜。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理性思考、科学推论以及明智决策的水准,那么,对大多数公民来说,教育是失败的。
不,这些不是学校的目的。我认为,学校当初显然是为了一个特定的功能而设计的,而且它为此效力已达一百年之久。
我们的前辈办学的目的,是为工业化经济培养能够终身高效生产的工人。这个目的达到了。
其余的都是副产品,是为工业化经济培训劳动大军而建造的学校系统的衍生物。
毁梦容易筑梦难
本质使然,梦想易逝。梦想在大放异彩之前总是摇曳不定、若隐若现的。这些闪烁的梦想很容易被家长、老师或者同龄人所扼杀。
筑造梦想要困难得多。它常常取决于我们在哪里长大,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以及生命中是否有贵人出现。
有一份单调而稳定的工作算不上是令人振奋的梦想,安于这种梦想没有意思。梦想着被选中——不论是上电视、还是选入一个球队、或者中个什么奖——也没有意义。如果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只有幻想,没有那种在逆境中能够给他们以力量去应对和调整(或者更进一步:去领导)的梦想,那么我们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
我们需要的是自立自强的梦想。这种梦想不应当基于现状,而应当着眼于未来。我们需要学生们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激励自己,以宽容和坦诚的胸怀与他人合作,使梦想变成现实。
我认为,我们的教育系统在毁灭梦想上卓有成效,而另一方面,我们紧紧抓住的那些梦想却远远不够大胆。
文章来源:《盗梦工厂》
150年前,成年人被童工问题激怒了,因为不论他们怎样卖命工作,还是会被廉价的童工所取代。
确实,七岁儿童断了手指、在工作中受虐待的现象引起了一些义愤,但在当时,经济利益高于一切。工厂主们顽固地认为,失去童工对他们的企业将是灾难性的,因此,他们竭力维护使用童工的权利——他们说雇不起成年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18年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当时用于说服工业界接受这一重大变革的理由之一是:受过教育的孩子更守规矩,工作效率更高。所以,现在我们的学校里还在训练孩子们排排坐、服从指令并不是偶然的,它曾经是对未来经济的一种投资。人们期望通过培养孩子的服从性来获得长期的高效率,以替代廉价童工所具有的短期经济优势。
因此,大规模的教育并不是为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或是培养专家学者而设计的。它的发明是为了迅速而大量地制造符合工业化体系要求的成年工人。规模比质量更重要这个教育理念正好与当时大多数实业家的观念相吻合。
当然,这个系统很成功。它输出了几代高质高效、全职全薪的产业工人。但是现在呢?
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说得很清楚:有些工作是可以外包的(这些工作可以在国外完成。例如生产汽车、设计椅子以及接听电话等等);而有些是不可以外包的(例如修剪草坪或者做汉堡等等)。那么,前一类工作是否值得保留在我国经济中应该没有疑问了吧?
很不巧,根据斯宾塞的研究,1990年至2008年,美国的经济仅仅为社会增加了60万份可外包工作。
如果你做的是一份只需听老板指令行事的工作,那么,你的老板肯定会找比你更廉价的人来做。然而,学校向社会大量输送的正是一门心思想找这类工作的年轻人。
你看到供需之间的脱节没有?每年,我们的学校要向社会输送数以百万计的工人,而他们所受的训练却是要他们像1925年的人们那样工作。
当年的那个交易(即解放童工,把他们教育成更好的产业工人)为我们奠定了向底层竞争的基础。有人争辩说,美国就应该是廉价而顺从的劳动力的最佳产地。但是,即使我们能够赢得这场竞争,我们还是输了。底层不是一个好去处,尽管我们有能力到达那里。
在我们迎来全民教育的第九十三个年头之际,每一位家长和纳税人都应该认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不应该一如既往地赞许、推动或任凭学校(包括大部分私立学校)继续推行这种四平八稳却注定失败的策略,继续大批量制造标准化的、可测试的、平庸的产业工人呢?
只要我们依然热衷于(即便是接受)标准化考试,畏惧科学,不去培养领导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只要我们还听任官僚体制继续把教育办成工厂,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后工业化革命已经到来。你愿不愿意教你的孩子们抓住这个机会呢?
学校的职能是什么?
这么简单的问题似乎不值一问。然而,可能的答案却有很多。下面仅列出几条(我在这里谈论的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公立教育或遍布各地的私立教育):
建立一个文化上和谐的社会。
推动科学进步,探索未知世界。
提高文明程度,用智慧取代愚昧。
训练高效率的劳动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在校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教育开支增长更快,我们在大规模办学上花费了亿万美元。
但直到前不久,学校只对以上四个社会目标之一做出过杰出贡献。首先,我们看一下其他三个目标:
建立一个文化上和谐的社会:在这方面,学校的作用比电视差远了。就文化体验而言,一所资金短缺、学生过多的城区学校与一所资金充足的郊区学校之间就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一个高中辍学生与一个耶鲁大学毕业生在文化素质上也有明显的差别。就连科学方法是否有用这样简单的问题,人们的看法都大相径庭——你在哪里上学基本上决定了你所学的内容。如果学校的目的是为一个共同的文化打基础,那么它目前所做的远没有达到它能够做到的水平。
探索未知世界: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孩子们学三角学,很多孩子既学不懂,也不会用,而且他们将来根本不会研究数学。我们投入了大量时间教学生们欣赏小说和文学,反而使大多数人不再热爱阅读(一项研究表明,58%的美国人从学校毕业后,就再没有为消遣而读过书)。阅读一旦与考试联系在一起,就不再是乐趣。
我们一边不断提高教授职位的门槛,一边培养大量既不会教课、也没有多少科研成果的博士生。我们教授事实,而学生真正吸收的知识却很少。
用智慧取代愚昧:在西方,几乎所有的人都受过多年的义务教育。尽管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轻信毫无根据的理论、错误的金融决策和蹩脚的社区和家庭计划。人们对科学和艺术最多只知道点皮毛,普通消费者的商业头脑也少的可怜。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理性思考、科学推论以及明智决策的水准,那么,对大多数公民来说,教育是失败的。
不,这些不是学校的目的。我认为,学校当初显然是为了一个特定的功能而设计的,而且它为此效力已达一百年之久。
我们的前辈办学的目的,是为工业化经济培养能够终身高效生产的工人。这个目的达到了。
其余的都是副产品,是为工业化经济培训劳动大军而建造的学校系统的衍生物。
毁梦容易筑梦难
本质使然,梦想易逝。梦想在大放异彩之前总是摇曳不定、若隐若现的。这些闪烁的梦想很容易被家长、老师或者同龄人所扼杀。
筑造梦想要困难得多。它常常取决于我们在哪里长大,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以及生命中是否有贵人出现。
有一份单调而稳定的工作算不上是令人振奋的梦想,安于这种梦想没有意思。梦想着被选中——不论是上电视、还是选入一个球队、或者中个什么奖——也没有意义。如果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只有幻想,没有那种在逆境中能够给他们以力量去应对和调整(或者更进一步:去领导)的梦想,那么我们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
我们需要的是自立自强的梦想。这种梦想不应当基于现状,而应当着眼于未来。我们需要学生们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激励自己,以宽容和坦诚的胸怀与他人合作,使梦想变成现实。
我认为,我们的教育系统在毁灭梦想上卓有成效,而另一方面,我们紧紧抓住的那些梦想却远远不够大胆。
文章来源:《盗梦工厂》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