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举宏:“差生”是如何“被形成”的
吴举宏:“差生”是如何“被形成”的
没有孩子生来就是“差生”,秦朝陈胜质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宋朝汪洙更是直言:“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孩子没有上学时,没有孩子被标识为“差生”。可是一旦入了校门、来到课堂,就有一部分学生被称为“差生”。在幼儿园内,“差生”的称呼用得很少或者几乎不用,孩子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在家长和老师眼中个个是天使;但是入了学,年级越高,“差生”越是叫得响、叫得频繁,越是刺激人的神经,以至于家长和教师都变得神经兮兮的。还有一个令人称奇的现象:再薄弱的学校都有“优等生”,再大牌的名校都有“差生”。“差生”转学到另一所学校,极有可能成为“优等生”。据说不少中国的“差生”出国留洋后都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几年后,他们昂首挺胸地回来了,而且还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再过几年,他们又有了一番挺不错的业绩。对此,是否可以说,世上本无“差生”,“差生”是特定教育环境下“被形成”的呢?我看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
单调的选修课程制造了“差生”
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构建选择性和自主性的课程体系,因为提供服务于学生个体发展的课程体系是教育的基本责任。课程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课程影响学生的命运。西方发达国家的个性化教育从一张张个性化的课表上就可以看出来,无需太多的说明和华丽的解释。一位留学英国的学生这样回忆:“我得知那个学期全校选修这门课的只有我一个人,教课的老师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我问他这门课会不会取消啊,老师反问我:‘你想不想让它取消?如果你想上,我就会开。如果你觉得不值得,要退选,那我只好取消它了。’”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朴素的语言诠释着“课程服务于学生发展”的理念。其实,“一个学生的课堂”在西方发达国家是非常常见的。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而不计成本,一所学校提供100~200门课程只是基本要求,学校会向全社会招聘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家长和社会专业人士可直接参与课程建设,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选修课程的需要。学生真正实现课程选择的自主性,从而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特色。因学生的需求而设置课程,这是建构学校课程体系的底线。
我们的课程观可从“龟兔赛跑”的寓言中可见一斑。“龟兔赛跑”的寓言在我国流传甚广,从中得出的“勤能补拙”的启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实这则寓言是个伪命题,对教育的危害甚大,原因有二:一是龟的爬行与兔的飞跑是基因决定的,因此这种先天的“拙”岂是后天的“勤”所能“补”得了的?乌龟再刻苦训练也成不了飞跑的“兔”。二是将龟与兔放在一起比拼速度,这看似公平的竞争却是天大的不公平,因为乌龟输在“起跑线”上。让人笑掉牙的是,我们的教育天天在干这样的事,将全班几十位“乌龟”和“兔子”集中在一起开设“奔跑”课程,于是用不了多长时间,“乌龟”成为了“差生”;日子再长点,这批“差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摧残,于是整天缩着“乌***”过日子。更为残忍的是,“乌龟”们想逃离“奔跑”课程的摧残,却始终找不到出路。“乌龟”向学校提出选修“养生”课程的请求,学校一口拒绝,理由很充分:一是学校没有“养生”课程的师资,就是有,也不能单独为你开设,因为教育成本太高;二是现在高考科目中没有“养生”学科,我们要对你的前途负责;三是你小小年纪不想“奔跑”、不想吃苦,却想偷懒而学习“养生”课程,“养生”课程岂是你这个年龄的孩子研究的?为了提高“乌龟”在高考中的“奔跑”成绩,学校还组织专门教师起早摸黑地为那些“乌龟”们进行“补差”,同时用“龟兔赛跑”的寓言鼓励着“乌龟”。虽然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构想,但是这一理想遭遇到考试评价、师资结构和班额规模等现实瓶颈。目前中小学师资队伍存在着专业种类少和人员编制紧等突出问题,学生想学的课程因缺乏相应师资而无法开设,选修学生较少的课程因师生比、教师编制等政策制约也同样难以开设。同时,大量的选修课程因缺乏权威机构的认定评价,而导致学校评价结果无法“走出校门”,不被社会广泛认可。新课程改革唱响了选择性、自主性的教育诗篇,但是在现实的岔道口,学生还是没有真正何去何从的选择权。于是,在门类单调的课程中,总有一批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避难所”,从而成了“差生”。
单一的教育评价认定了“差生”
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着学生向何处去,评价的最高宗旨应是成人成事。可是,教育评价选拔功能的极端化,以认定一批批“差生”为代价,选育了部分精英人才。正如“动物学校”中描述的情景:泥鳅、松鼠、老鹰等进入学校,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游泳课上,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在跳跃和飞行课程上,泥鳅吃尽了苦头,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他一度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在期末成绩单上,泥鳅的跳跃、跑步还是只得了“C”等,飞行成绩为零,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由学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及格,在跳跃项目上虽破了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在如此的教育及其评价中,泥鳅、松鼠和老鹰都是“差生”,都是失败者。这个情景岂是只发生在动物学校?现实中育人的学校中此类情景也是存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和“万人同卷”的选拔性评价,湮没了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鲜明个性,使教育走入单一性的轨道,中考和高考作为绝对权威性、唯一性评价,必须人人过关,无一幸免。在中考、高考“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强制性认证下,即使再优秀的学生群体,也必须要认定出一批“差生”来淘汰,更不要说去关照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人们一直在沾沾自喜地标榜中考和高考的公平性,这种评价真的是无法替代的公平性选拔吗?公平的就是合理的吗?将泥鳅、松鼠和老鹰放在同一个泳道上PK,你认为公平吗?合理吗?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教育评价?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诊断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和特长,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教育而促进学生发挥潜能、彰显个性,而绝对不是为了寻找学生的缺陷和不足,然后打上“失败者”的烙印。这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教育评价扼杀了众多学生的天赋和个性,造就了模式化的教育现状,培养出来的也一定是模式化的人才。我们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还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是为了学生发展而评价,还是为了教育发展而评价?看似问题浅显、答案明了,但是现实却有时写上了错误的答案,因为我们的教育有时还在“削足适履”,而不敢、不能为每个孩子选择一双舒适的“鞋”。倒不是教育不想孩子们穿上舒适的“鞋子”而走得更快,而主要是教育还无法摆脱那把“尺子”的魔法。
教育的无奈催生了“差生”
我们时常在屈从的处境中思慕人性的自由与完美,却从来不敢自主而充分地表达自己。这不仅是言语的堕落,更是精神的沉沦。在社会的种种压力下,教育难以独身自处,内心中充满无奈而默默选择了妥协。应试教育是一个历史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校长和教师们心力憔悴,于是应试教育催生了一批批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在一个高度功利化的社会中,应试的教育和应试的评价盛行。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又一次周考、月考、期末考、模拟考中,在一张又一张公布的“排名榜”上,“差生”形成了,并且得到学生、家长的群体认可。有时为了学校和班级的荣誉、教师的奖金,“差生”被打入冷宫而另册处理,或者干脆劝其退学这样更加省心,本科率和平均分会因此明显提升,表彰和奖金也就随之而来。“差生”们的日常生存状态我们都已经视而不见了,“差生”要么坐在教师的眼皮底下而受到严密的监管,要么被遗弃在教室的角落里而倍受冷落,甚至被直接或变相地拒绝在教育场域之外。他们成为学生课间饭后的谈资笑料,或者成为教师活跃课堂气氛的素材、教育学生的反面教材。在应试为唯一目的的教育中,“考什么教什么”成为研制和设置课程的准绳,课程体系缺乏自主性和选择性是逃脱不了的厄运。单一的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多元智能结构和本真的多样性的发展,加上课程管理缺少民主协商机制,部分学生只能在规定的课程体系中接受着非意愿的预定式教育,学生就这么“被设计”、“被加工”着。“削足适履”是一个妇孺皆知的笑柄,但却成为我们社会公认并被追捧的教育模式。在“削足适履”的教育中,不少学生独立行走的双足残废了,残废的还有孩子们的思想、人格。我们都知道,“差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没有适合学生成长的学校中“被形成”的。班级授课制本身就是一种工业化产物,加上单一评价制度的推波助澜,在这种高度统整性的教育体制下,人被标准化加工而得以大批量生产。一旦发现不适合加工的“料子”,就会被当作“废料”而遗弃。从此,一批学生因达不到同一尺子的标高,他们的人生被贴上“差生”标签。
教育的不公滋生了“差生”
高度统整性的教育难以照管学生生命个体自然属性的丰富性,同时现实中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仍然是一个尖锐的问题。由于地区、学校和家庭的差异,学生在不同的教育世界中成长。因此国家将“教育均衡化”作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那是因为还有相当一部分出生在落后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难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他们在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教师带领下,使用募捐来的课本和纸笔,在破败不堪的教室中度过自己的学生生涯,他们中的一部分最终可能成为现实教育中的“差生”。对人的一生而言,学生时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一个人在最佳的学习时期没有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她)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就很有可能处于劣势,那就意味着生存和发展的艰难可能长期存在。
我们需要高度警惕学校中学生被社会阶层化,如果校园中权力、金钱等社会力量非法地侵入或强力地渗透进来,那么很有可能腐蚀或俘虏教师公平的教育操守。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教室中,不同的学生却在享受不同的教育待遇,教育资源在同一个教室中再次出现不公平的分配。在师生交往中,“优等生”受到优待,他们占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而“差生”受到冷落、怠慢等不公正的对待。“差生”身在教室,却失去了许多教育的机会,“差生”成为教育遗忘的对象而成为教育的“看客”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教育改革成绩斐然,但是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农村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因此,对农村教育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扶持,仍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任务。改善农村学校条件,实行优质师资合理流动,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都是防止出现大批“差生”和社会未来弱势群体的英明之举。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新中国成立初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但是,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追求教育公平,需要我们不遗余力地长期奋斗。
(作者来自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章来源:《中国德育》 2012年17期
单调的选修课程制造了“差生”
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构建选择性和自主性的课程体系,因为提供服务于学生个体发展的课程体系是教育的基本责任。课程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课程影响学生的命运。西方发达国家的个性化教育从一张张个性化的课表上就可以看出来,无需太多的说明和华丽的解释。一位留学英国的学生这样回忆:“我得知那个学期全校选修这门课的只有我一个人,教课的老师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我问他这门课会不会取消啊,老师反问我:‘你想不想让它取消?如果你想上,我就会开。如果你觉得不值得,要退选,那我只好取消它了。’”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朴素的语言诠释着“课程服务于学生发展”的理念。其实,“一个学生的课堂”在西方发达国家是非常常见的。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而不计成本,一所学校提供100~200门课程只是基本要求,学校会向全社会招聘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家长和社会专业人士可直接参与课程建设,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选修课程的需要。学生真正实现课程选择的自主性,从而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特色。因学生的需求而设置课程,这是建构学校课程体系的底线。
我们的课程观可从“龟兔赛跑”的寓言中可见一斑。“龟兔赛跑”的寓言在我国流传甚广,从中得出的“勤能补拙”的启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实这则寓言是个伪命题,对教育的危害甚大,原因有二:一是龟的爬行与兔的飞跑是基因决定的,因此这种先天的“拙”岂是后天的“勤”所能“补”得了的?乌龟再刻苦训练也成不了飞跑的“兔”。二是将龟与兔放在一起比拼速度,这看似公平的竞争却是天大的不公平,因为乌龟输在“起跑线”上。让人笑掉牙的是,我们的教育天天在干这样的事,将全班几十位“乌龟”和“兔子”集中在一起开设“奔跑”课程,于是用不了多长时间,“乌龟”成为了“差生”;日子再长点,这批“差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摧残,于是整天缩着“乌***”过日子。更为残忍的是,“乌龟”们想逃离“奔跑”课程的摧残,却始终找不到出路。“乌龟”向学校提出选修“养生”课程的请求,学校一口拒绝,理由很充分:一是学校没有“养生”课程的师资,就是有,也不能单独为你开设,因为教育成本太高;二是现在高考科目中没有“养生”学科,我们要对你的前途负责;三是你小小年纪不想“奔跑”、不想吃苦,却想偷懒而学习“养生”课程,“养生”课程岂是你这个年龄的孩子研究的?为了提高“乌龟”在高考中的“奔跑”成绩,学校还组织专门教师起早摸黑地为那些“乌龟”们进行“补差”,同时用“龟兔赛跑”的寓言鼓励着“乌龟”。虽然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构想,但是这一理想遭遇到考试评价、师资结构和班额规模等现实瓶颈。目前中小学师资队伍存在着专业种类少和人员编制紧等突出问题,学生想学的课程因缺乏相应师资而无法开设,选修学生较少的课程因师生比、教师编制等政策制约也同样难以开设。同时,大量的选修课程因缺乏权威机构的认定评价,而导致学校评价结果无法“走出校门”,不被社会广泛认可。新课程改革唱响了选择性、自主性的教育诗篇,但是在现实的岔道口,学生还是没有真正何去何从的选择权。于是,在门类单调的课程中,总有一批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避难所”,从而成了“差生”。
单一的教育评价认定了“差生”
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着学生向何处去,评价的最高宗旨应是成人成事。可是,教育评价选拔功能的极端化,以认定一批批“差生”为代价,选育了部分精英人才。正如“动物学校”中描述的情景:泥鳅、松鼠、老鹰等进入学校,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游泳课上,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在跳跃和飞行课程上,泥鳅吃尽了苦头,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他一度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在期末成绩单上,泥鳅的跳跃、跑步还是只得了“C”等,飞行成绩为零,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由学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及格,在跳跃项目上虽破了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在如此的教育及其评价中,泥鳅、松鼠和老鹰都是“差生”,都是失败者。这个情景岂是只发生在动物学校?现实中育人的学校中此类情景也是存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和“万人同卷”的选拔性评价,湮没了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鲜明个性,使教育走入单一性的轨道,中考和高考作为绝对权威性、唯一性评价,必须人人过关,无一幸免。在中考、高考“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强制性认证下,即使再优秀的学生群体,也必须要认定出一批“差生”来淘汰,更不要说去关照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人们一直在沾沾自喜地标榜中考和高考的公平性,这种评价真的是无法替代的公平性选拔吗?公平的就是合理的吗?将泥鳅、松鼠和老鹰放在同一个泳道上PK,你认为公平吗?合理吗?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教育评价?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诊断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和特长,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教育而促进学生发挥潜能、彰显个性,而绝对不是为了寻找学生的缺陷和不足,然后打上“失败者”的烙印。这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教育评价扼杀了众多学生的天赋和个性,造就了模式化的教育现状,培养出来的也一定是模式化的人才。我们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还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是为了学生发展而评价,还是为了教育发展而评价?看似问题浅显、答案明了,但是现实却有时写上了错误的答案,因为我们的教育有时还在“削足适履”,而不敢、不能为每个孩子选择一双舒适的“鞋”。倒不是教育不想孩子们穿上舒适的“鞋子”而走得更快,而主要是教育还无法摆脱那把“尺子”的魔法。
教育的无奈催生了“差生”
我们时常在屈从的处境中思慕人性的自由与完美,却从来不敢自主而充分地表达自己。这不仅是言语的堕落,更是精神的沉沦。在社会的种种压力下,教育难以独身自处,内心中充满无奈而默默选择了妥协。应试教育是一个历史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校长和教师们心力憔悴,于是应试教育催生了一批批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在一个高度功利化的社会中,应试的教育和应试的评价盛行。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又一次周考、月考、期末考、模拟考中,在一张又一张公布的“排名榜”上,“差生”形成了,并且得到学生、家长的群体认可。有时为了学校和班级的荣誉、教师的奖金,“差生”被打入冷宫而另册处理,或者干脆劝其退学这样更加省心,本科率和平均分会因此明显提升,表彰和奖金也就随之而来。“差生”们的日常生存状态我们都已经视而不见了,“差生”要么坐在教师的眼皮底下而受到严密的监管,要么被遗弃在教室的角落里而倍受冷落,甚至被直接或变相地拒绝在教育场域之外。他们成为学生课间饭后的谈资笑料,或者成为教师活跃课堂气氛的素材、教育学生的反面教材。在应试为唯一目的的教育中,“考什么教什么”成为研制和设置课程的准绳,课程体系缺乏自主性和选择性是逃脱不了的厄运。单一的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多元智能结构和本真的多样性的发展,加上课程管理缺少民主协商机制,部分学生只能在规定的课程体系中接受着非意愿的预定式教育,学生就这么“被设计”、“被加工”着。“削足适履”是一个妇孺皆知的笑柄,但却成为我们社会公认并被追捧的教育模式。在“削足适履”的教育中,不少学生独立行走的双足残废了,残废的还有孩子们的思想、人格。我们都知道,“差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没有适合学生成长的学校中“被形成”的。班级授课制本身就是一种工业化产物,加上单一评价制度的推波助澜,在这种高度统整性的教育体制下,人被标准化加工而得以大批量生产。一旦发现不适合加工的“料子”,就会被当作“废料”而遗弃。从此,一批学生因达不到同一尺子的标高,他们的人生被贴上“差生”标签。
教育的不公滋生了“差生”
高度统整性的教育难以照管学生生命个体自然属性的丰富性,同时现实中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仍然是一个尖锐的问题。由于地区、学校和家庭的差异,学生在不同的教育世界中成长。因此国家将“教育均衡化”作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那是因为还有相当一部分出生在落后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难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他们在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教师带领下,使用募捐来的课本和纸笔,在破败不堪的教室中度过自己的学生生涯,他们中的一部分最终可能成为现实教育中的“差生”。对人的一生而言,学生时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一个人在最佳的学习时期没有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她)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就很有可能处于劣势,那就意味着生存和发展的艰难可能长期存在。
我们需要高度警惕学校中学生被社会阶层化,如果校园中权力、金钱等社会力量非法地侵入或强力地渗透进来,那么很有可能腐蚀或俘虏教师公平的教育操守。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教室中,不同的学生却在享受不同的教育待遇,教育资源在同一个教室中再次出现不公平的分配。在师生交往中,“优等生”受到优待,他们占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而“差生”受到冷落、怠慢等不公正的对待。“差生”身在教室,却失去了许多教育的机会,“差生”成为教育遗忘的对象而成为教育的“看客”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教育改革成绩斐然,但是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农村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因此,对农村教育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扶持,仍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任务。改善农村学校条件,实行优质师资合理流动,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都是防止出现大批“差生”和社会未来弱势群体的英明之举。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新中国成立初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但是,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追求教育公平,需要我们不遗余力地长期奋斗。
(作者来自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章来源:《中国德育》 2012年17期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