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探索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路 ——《农村教育向何处去》序言
杨东平:探索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路 ——《农村教育向何处去》序言
【按】2014元旦的新年荐书,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新出的《农村教育向何处去》,是近两年农村教育的调查究和理性思考。此为我为此书所写的序言。
86年前,陶行知先生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改造》一文中,对于刚刚开始普及教育的乡村教育发出了这样的疾呼:“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1]
整个20世纪,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贫困的农业国如何普及教育,一直有不同的方案和论争。今天中国社会、农村和农村教育的局面与8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基本困境、基本问题仍然是相同的。穿越历史的时空,重温陶行知的这一棒喝,我们仍然有醍醐灌顶般的震撼与警醒,有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以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起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至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叫停这一政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俗称“撤点并校”——走到了终点。这是中国农村和农村教育发生深刻变化的十年。一方面,城乡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并实行免费,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追求“上好学”,追求有质量的教育。与此同时,伴随农村学龄人口减少、大规模人口流动、大规模“撤点并校”,大量的“学校进城”和大建寄宿制学校,乡村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的局面,出现流失辍学、“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新的教育边缘化群体:城市的流动儿童和农村的留守儿童;出现了两种亟待改善的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出现了越来越多离开农村的学校和没有学校的农村,这一切突显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我们需要认真评价农村学校撤点并校政策的来龙去脉、政策动机、政策实施和政策效果,评价它的成败得失,回答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否实现了其政策目标,是否有利于巩固和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是否应当坚持“就近入学”,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究竟应当“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等等。对这一政策的反思,直接指向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我们同样需要清晰地回答这样一些基本问题: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取消农村教育吗?新农村还需要教育吗?城乡一体化,是否意味着城乡教育一样化?农村教育的独特功能和价值是什么?
对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众多研究者已做了大量深入的、有说服力的研究。从2012年年初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合作伙伴、研究机构和志愿者继续这一研究,通过社会参与的方式,开展不同形式的调查研究。
2012年11月,在北京举行以“一切为了农村学生”为主题的“21世纪教育高峰论坛”,作为这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发布了《探索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评价与反思》的研究报告,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形势的发展比我们预想的还快。就在我们的研究进行的过程中,2012年9月,国务院发文叫停了这一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在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视野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农村教育进入了所谓的“后撤点并校时代”。因此,我们需要在撤点并校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深化这一研究,需要在城乡二元文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视野中,破解“三农”问题和农村教育问题,探寻农村教育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作为对2012年对“撤点并校”政策研究的延伸和后续,2013年研究院开展“寻找美丽乡村学校”的调查和活动,进入了对“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教育改造的关注。
本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在2012年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对撤点并校的研究进一步细化、深化;同时,加大了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科学发展的研究,关注面向未来的乡村建设和教育发展。结合各地的调研,农村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和提出的解决方案,一言以蔽之,就是陶行知当年所说的那句话:“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谨向所有的参与者、支持者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希望本书作为引玉之砖,能够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和参与农村教育的改革。
我们深信,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和城镇化能否成功,关键在农村;农村的希望在教育。
我们的口号是:学在民间,教育因你而改变!
2012-9-1
[1] 《陶行知教育文选》,第5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
86年前,陶行知先生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改造》一文中,对于刚刚开始普及教育的乡村教育发出了这样的疾呼:“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1]
整个20世纪,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贫困的农业国如何普及教育,一直有不同的方案和论争。今天中国社会、农村和农村教育的局面与8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基本困境、基本问题仍然是相同的。穿越历史的时空,重温陶行知的这一棒喝,我们仍然有醍醐灌顶般的震撼与警醒,有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以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起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至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叫停这一政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俗称“撤点并校”——走到了终点。这是中国农村和农村教育发生深刻变化的十年。一方面,城乡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并实行免费,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追求“上好学”,追求有质量的教育。与此同时,伴随农村学龄人口减少、大规模人口流动、大规模“撤点并校”,大量的“学校进城”和大建寄宿制学校,乡村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的局面,出现流失辍学、“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新的教育边缘化群体:城市的流动儿童和农村的留守儿童;出现了两种亟待改善的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出现了越来越多离开农村的学校和没有学校的农村,这一切突显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我们需要认真评价农村学校撤点并校政策的来龙去脉、政策动机、政策实施和政策效果,评价它的成败得失,回答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否实现了其政策目标,是否有利于巩固和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是否应当坚持“就近入学”,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究竟应当“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等等。对这一政策的反思,直接指向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我们同样需要清晰地回答这样一些基本问题: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取消农村教育吗?新农村还需要教育吗?城乡一体化,是否意味着城乡教育一样化?农村教育的独特功能和价值是什么?
对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众多研究者已做了大量深入的、有说服力的研究。从2012年年初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合作伙伴、研究机构和志愿者继续这一研究,通过社会参与的方式,开展不同形式的调查研究。
2012年11月,在北京举行以“一切为了农村学生”为主题的“21世纪教育高峰论坛”,作为这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发布了《探索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评价与反思》的研究报告,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形势的发展比我们预想的还快。就在我们的研究进行的过程中,2012年9月,国务院发文叫停了这一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在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视野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农村教育进入了所谓的“后撤点并校时代”。因此,我们需要在撤点并校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深化这一研究,需要在城乡二元文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视野中,破解“三农”问题和农村教育问题,探寻农村教育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作为对2012年对“撤点并校”政策研究的延伸和后续,2013年研究院开展“寻找美丽乡村学校”的调查和活动,进入了对“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教育改造的关注。
本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在2012年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对撤点并校的研究进一步细化、深化;同时,加大了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科学发展的研究,关注面向未来的乡村建设和教育发展。结合各地的调研,农村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和提出的解决方案,一言以蔽之,就是陶行知当年所说的那句话:“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谨向所有的参与者、支持者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希望本书作为引玉之砖,能够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和参与农村教育的改革。
我们深信,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和城镇化能否成功,关键在农村;农村的希望在教育。
我们的口号是:学在民间,教育因你而改变!
2012-9-1
[1] 《陶行知教育文选》,第5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