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武雄: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一)
黄武雄: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一)
——替那些死去的孩子活下去
病中几年,我隔离于俗事之外,在精神上度过了一段真正自由的时光。那段期间,我常自问:人对世界好奇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如果我流放在孤岛,与世完全隔绝,我会不会再做数学?会不会仍像现在这样,好奇地想知道潜藏在这世界底层的理性规律而辛勤地工作?
一
小说家大江健三郎在他的近著《自己的树下》(原文名为“自分の木の下で”,但中译本却不叫《自己的树下》,而改书名为《孩子为什么要上学?》,时报文化出版社,陈保朱译)中,讨论“孩子为什么要上学”,书中有一段对白:
“妈妈,我会死吗?”
“你不会死,我希望你不会死。”
“可是我好像听到医生说,这孩子没救了。我觉得我会死哪!”
对白的背景是:幼年时期的大江,放弃学校的功课,拿着植物图鉴,独自走入山里,去学习植物的名称和生态。一个大雨倾盆的秋日,他迷失在山中的森林里。隔日被发现躺在一棵七叶树下发高烧,村子的人把他救了回来。
“就算你真的死了,妈妈还是会再把你生下来。”
“但是那个小孩和现在就要死去的我,不是同一个人吧?”
“是,是同一个小孩。我再把你生下来之后,就会把你以前所看过、听过、读过、做过的事一一讲给那个新的你听,那个新的你也将学会现在的你所说着的语言,所以你们是同一个小孩。”
随着秋天过去,大江逐渐复原,初冬回到了学校。事隔半个多世纪,现今大江已步入老年,他记得,当时回到学校之后,时常陷入沉思,在心中自言自语:
教室或运动场上的同学们,是不是也都由他们的爸妈把那些没长大的孩子所看过、听过、读过、做过的事反复重述,让他们代替那些死去的孩子继续活下来呢?而这事的证据,就是我们都继承了同样的语言在说话。
而我们每个人不就是为了把这语言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才来到学校的吗?我想不仅是国语、理科、算术,就连体操,也都是为了继承死去的孩子的语言,继承他们所看过、听过、读过、做过的事,才必须学习的东西!一个人独自跑到森林中,比对眼前的树木与植物图鉴,并不能代替那些死去的孩子,不能与他同化而变成新的小孩,所以我们必须到学校。
二
老年的大江的另一个回忆,是关于儿子光的事。光出生时脑部异常,头看起来有正常幼儿的双倍大,后面多长了一个大瘤。医生把瘤切除了。光到四五岁还不会说话,但他对音乐非常敏感。相较于人类的语言,光更懂得野鸟的歌声。这时的大江又问起自己:为什么光非上学不可?光清楚鸟声,喜欢父母教他认识小鸟的名字,为什么不可以搬回山谷的村子里,住在森林边的老家,与父母三个人一起生活呢?作为父亲的大江,为光提出疑问:
我可以读着植物图鉴,确认树名和其生态;光可以聆听野鸟的歌声,叫它们的名字;妻可以画素描,煮饭做菜,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光进了学校的特教班,班上许多同样有智障的同学,时常在教室里大声吼叫,此起彼落。上学不久,光便找到一个和自己一样喜爱安静、不喜欢吵闹声的朋友。两个小家伙时常窝在教室角落里,手牵手忍耐教室里的噪音。光还帮助这位行动比自己困难的朋友上厕所,并一起听FM的音乐节目。
光长大后变成作曲家。大江在他的书中继续说:
现在对光来说,音乐是为了确认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宝藏,把自己与社会相联结的最有效的语言传递给他人。光的音乐虽然萌芽于我们的家庭生活,却在光上学之后形成。不管是国语、理科、算术、体操、甚或音乐,这些都是语言,都是为了让孩子充分了解自己,与他人相联结的东西,外语也是一样。
为了学习这些东西,我想不论在什么时代,这世界上的孩子们都应该去上学。
三
作为小说家,大江已将学校教育的目的,用他自己深刻的生命体验,生动而完整地呈现出来。
大江的第一个故事说要替死去的小孩活下去,象征与过去的人们相联结;第二个故事回忆光在学校找到相知的朋友,一起听音乐,帮忙上厕所,则表示与同时代的人互动,与家人之外的不同生长背景的人互动。
换句话说,依大江看来,人生下来要学习与不同时空下的人类经验相联结,而相联结的信物则是语言。但这个语言不只是沟通工具,不只是我们所说的狭义的语言,像母语、中文、日文、英文等,而是知识本身,是死去的小孩所看过、听过、读过、做过的事。或更清楚的说,是经验本身,包含人对鸟声的感受、把种种感受转化而写成的音乐。
大江的故事也透露出另一层意义:与别人的经验相联结,或说与世界有了真正的来自内在经验的联结,才能了解自己。光听野鸟的歌声,进学校与相知的朋友手牵着手,在教室的角落,在厕所的阶梯,慢慢他看到了自己,写出令人感动的曲子。
人借着与世界互动,了解了自己在世界的位置,才能反观自己,了解自己。
大江从这里找到了孩子为什么要上学的理由。所以他说:任何时代的孩子都必须去上学。
我想借大江令人感动的生命故事作为引线,来进一步深入孩子与学校的问题。我不能确定孩子是否一定要去学校,因为今日的学校所教给孩子的,不是联结于人的内在世界的“经验知识”,而是一整套的经过标准化、抽象化的“套装知识”(在本书篇三之一中,将较精细地讨论经验知识与套装知识)这一整套的套装知识反而把人从真实世界中分离出来,与不同时空的人类经验隔离开来。
基于这个缘故,我把大江原来的问题改成:
——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
以这个问题作为主轴,在接连的几篇文章中,我要探讨学校教育的本来面目。当学校有了它应该给孩子的东西,才能讨论孩子应不应该去学校。
要分析学校教育的本来面目,必须先谈一些较根本的有关人存在的问题。
四
1994年我罹患重病,肝癌病发并已扩散至肺部,三家医院都预告生命期只在三个月至六个月之间,我在病床上做完当时认为是最后一篇数学研究的论文(这篇论文的一部分续与林俊吉的另一结果合并,发表在美国数学期刊《Archive for rational mechanics and analysis》,141(1998)105~116,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篇研究工作),随后病情缓和,我奇迹似地活了下来。但我仍不停地工作,又花了几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一篇以数学概念探讨经济哲学的长文(这篇长文的第一部分发表于法国经济学期刊《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SCW),2004。第二部分,经大幅改写,将发表于同一刊物SCW2009)。
病中几年,我隔离于俗事之外,在精神上度过了一段真正自由的时光。那段期间,我常自问:人对世界好奇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如果我流放在孤岛,与世完全隔绝,我会不会再做数学?会不会仍像现在这样,好奇地想知道潜藏在这世界底层的理性规律而辛勤地工作?
我向自己提这个问题,是想知道人追求知识,对世界好奇的动机是什么。
小孩的好奇是天生的。好奇有利于认识周围世界,认识周围世界则有利于维生。但假定维生已不成问题,人可以衣食无忧,那么好奇是为了什么?
数学家、科学家做研究的内在动力是什么?除了职业上维生的需要之外,是为了名利与地位,还是纯为好奇而好奇,为研究而研究,为创造而创造?
为了要使孤岛问题问得真切,我必须进一步虚拟问题的情境:如果在那孤岛上有足够的果实玉米、兽皮石屋,供我温饱,那么我做什么?我还会做数学吗?
同时我还做这样的假定:我很确定这孤岛永远不可能与外界沟通,即使我做出什么有趣的、重大的研究成果,都不可能与世人分享,或说得更极端一点,人类己经毁灭了,只剩我孤伶伶的一个人活在这世界,那么
——我还会再做数学吗?
五
我诚实地想这个问题,让自己完全融入那孤岛的情境,慢慢的,我听到了来自内心的回声:我不会再做数学,我会把数学相关的一切东西烧掉。然后……
我不很确定自己会不会想活下去,但我肯定不会再做数学。然后,我会怎样?
也许我会天天坐在海边发呆,最后自杀了事 请神的信徒们不要太快下结论,指责我因心中没有神,才会如此绝望。
也许我会学着小鸟说话,诱引她们靠近我,与她们成为朋友。也许我会几天几夜静静地躺在地上,眼睛望向天空,却倾耳谛听草丛里花开的声音。也许我会在地上画些美丽的画,希望蝴蝶蜻蜓能飞过来看得懂我画些什么。如果附近有狼或野犬更好,有了这些友伴,我便会活下去,不会再想要自杀。
——但我肯定不会再做数学。
换句话说,纯粹为好奇而好奇,为研究而研究,为创造而创造,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创造之外,我会希望与人互动,与世界互动。对于创造工作者,同行之间相互讨论、相互欣赏、相互批评、相互肯定,是不能缺少的。如果人没有互动,创造便失去动力。创造不是人孤立的旨趣。
有个心理测验题目是:“如果你有机会与古来先贤大哲见面,向他(她)问个问题,你会挑谁?你想问什么?”
我不会挑爱因斯坦。但爱因斯坦很喜欢读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960),他说过:“我与叔本华看法一样,认为人从事文字艺术或科学的最大动力,就是为了逃避日常生活的粗糙与单调,所以才躲入一个四周布满创造的世界。”
他这样说,因为他对世俗平庸的生活琐事或无聊言语感到厌烦。但他还没有真心去挖掘自己从事科学创造的内在动因。依那心理测验的问答,如果爱因斯坦出现在我面前,我会问他:
如果人类已经灭绝,只有你一个人活在这世界。那时,你正从瑞士专利局走出来,抽着烟斗,步上伯恩(Bern)空旷无人的街道,街道上的店面依旧,橱窗里仍然摆着种种服饰,格架上仍然放着新鲜的面包。你不愁衣食,只是到处都空荡荡的,没有人影。即使你从瑞士跨过边界走到地球的另一端,都空荡荡的,没有人影,亲爱的爱因斯坦,请问:你还会沉浸在四度时空之中,还会那样充满热情地想找到相对论的基本规律吗?
我很想知道爱因斯坦会怎么回答,因为对我来说,去思考大江所提的“与世界相联结”是重要的课题:
——“与世界相联结”是不是人活在这世界的必要条件?
——“与世界相联结”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待续)
【作者简介】黄武雄,1943年生于台湾新竹,笔名黄南,台湾数学研究学者、教育工作者、作家、社会运动参与者。曾任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一向关怀教育发展,是社区大学的创办人和台湾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直接参与和推动了台湾“四一〇教改运动”。
【编辑按】 2014年是台湾“四一〇教改运动”二十周年。台湾教育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有经验也有教训,更有反思。当下大陆,与台湾有相通的文化、相似的政治背景,产业历程也大致相同,今天重读黄武雄的作品,仿佛说的就是当下中国的教育。应该说,台湾二十年前的这场教育改革运动,对于大陆当前的教育改革有巨大的借鉴意义。何况,作者深厚的人文素养、优美的文笔、宽阔的眼界和清晰的说理,让人对其作品有不忍释卷之感。教育思想网将陆续选登作者的部分文章,以飨读者。
病中几年,我隔离于俗事之外,在精神上度过了一段真正自由的时光。那段期间,我常自问:人对世界好奇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如果我流放在孤岛,与世完全隔绝,我会不会再做数学?会不会仍像现在这样,好奇地想知道潜藏在这世界底层的理性规律而辛勤地工作?
一
小说家大江健三郎在他的近著《自己的树下》(原文名为“自分の木の下で”,但中译本却不叫《自己的树下》,而改书名为《孩子为什么要上学?》,时报文化出版社,陈保朱译)中,讨论“孩子为什么要上学”,书中有一段对白:
“妈妈,我会死吗?”
“你不会死,我希望你不会死。”
“可是我好像听到医生说,这孩子没救了。我觉得我会死哪!”
对白的背景是:幼年时期的大江,放弃学校的功课,拿着植物图鉴,独自走入山里,去学习植物的名称和生态。一个大雨倾盆的秋日,他迷失在山中的森林里。隔日被发现躺在一棵七叶树下发高烧,村子的人把他救了回来。
“就算你真的死了,妈妈还是会再把你生下来。”
“但是那个小孩和现在就要死去的我,不是同一个人吧?”
“是,是同一个小孩。我再把你生下来之后,就会把你以前所看过、听过、读过、做过的事一一讲给那个新的你听,那个新的你也将学会现在的你所说着的语言,所以你们是同一个小孩。”
随着秋天过去,大江逐渐复原,初冬回到了学校。事隔半个多世纪,现今大江已步入老年,他记得,当时回到学校之后,时常陷入沉思,在心中自言自语:
教室或运动场上的同学们,是不是也都由他们的爸妈把那些没长大的孩子所看过、听过、读过、做过的事反复重述,让他们代替那些死去的孩子继续活下来呢?而这事的证据,就是我们都继承了同样的语言在说话。
而我们每个人不就是为了把这语言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才来到学校的吗?我想不仅是国语、理科、算术,就连体操,也都是为了继承死去的孩子的语言,继承他们所看过、听过、读过、做过的事,才必须学习的东西!一个人独自跑到森林中,比对眼前的树木与植物图鉴,并不能代替那些死去的孩子,不能与他同化而变成新的小孩,所以我们必须到学校。
二
老年的大江的另一个回忆,是关于儿子光的事。光出生时脑部异常,头看起来有正常幼儿的双倍大,后面多长了一个大瘤。医生把瘤切除了。光到四五岁还不会说话,但他对音乐非常敏感。相较于人类的语言,光更懂得野鸟的歌声。这时的大江又问起自己:为什么光非上学不可?光清楚鸟声,喜欢父母教他认识小鸟的名字,为什么不可以搬回山谷的村子里,住在森林边的老家,与父母三个人一起生活呢?作为父亲的大江,为光提出疑问:
我可以读着植物图鉴,确认树名和其生态;光可以聆听野鸟的歌声,叫它们的名字;妻可以画素描,煮饭做菜,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光进了学校的特教班,班上许多同样有智障的同学,时常在教室里大声吼叫,此起彼落。上学不久,光便找到一个和自己一样喜爱安静、不喜欢吵闹声的朋友。两个小家伙时常窝在教室角落里,手牵手忍耐教室里的噪音。光还帮助这位行动比自己困难的朋友上厕所,并一起听FM的音乐节目。
光长大后变成作曲家。大江在他的书中继续说:
现在对光来说,音乐是为了确认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宝藏,把自己与社会相联结的最有效的语言传递给他人。光的音乐虽然萌芽于我们的家庭生活,却在光上学之后形成。不管是国语、理科、算术、体操、甚或音乐,这些都是语言,都是为了让孩子充分了解自己,与他人相联结的东西,外语也是一样。
为了学习这些东西,我想不论在什么时代,这世界上的孩子们都应该去上学。
三
作为小说家,大江已将学校教育的目的,用他自己深刻的生命体验,生动而完整地呈现出来。
大江的第一个故事说要替死去的小孩活下去,象征与过去的人们相联结;第二个故事回忆光在学校找到相知的朋友,一起听音乐,帮忙上厕所,则表示与同时代的人互动,与家人之外的不同生长背景的人互动。
换句话说,依大江看来,人生下来要学习与不同时空下的人类经验相联结,而相联结的信物则是语言。但这个语言不只是沟通工具,不只是我们所说的狭义的语言,像母语、中文、日文、英文等,而是知识本身,是死去的小孩所看过、听过、读过、做过的事。或更清楚的说,是经验本身,包含人对鸟声的感受、把种种感受转化而写成的音乐。
大江的故事也透露出另一层意义:与别人的经验相联结,或说与世界有了真正的来自内在经验的联结,才能了解自己。光听野鸟的歌声,进学校与相知的朋友手牵着手,在教室的角落,在厕所的阶梯,慢慢他看到了自己,写出令人感动的曲子。
人借着与世界互动,了解了自己在世界的位置,才能反观自己,了解自己。
大江从这里找到了孩子为什么要上学的理由。所以他说:任何时代的孩子都必须去上学。
我想借大江令人感动的生命故事作为引线,来进一步深入孩子与学校的问题。我不能确定孩子是否一定要去学校,因为今日的学校所教给孩子的,不是联结于人的内在世界的“经验知识”,而是一整套的经过标准化、抽象化的“套装知识”(在本书篇三之一中,将较精细地讨论经验知识与套装知识)这一整套的套装知识反而把人从真实世界中分离出来,与不同时空的人类经验隔离开来。
基于这个缘故,我把大江原来的问题改成:
——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
以这个问题作为主轴,在接连的几篇文章中,我要探讨学校教育的本来面目。当学校有了它应该给孩子的东西,才能讨论孩子应不应该去学校。
要分析学校教育的本来面目,必须先谈一些较根本的有关人存在的问题。
四
1994年我罹患重病,肝癌病发并已扩散至肺部,三家医院都预告生命期只在三个月至六个月之间,我在病床上做完当时认为是最后一篇数学研究的论文(这篇论文的一部分续与林俊吉的另一结果合并,发表在美国数学期刊《Archive for rational mechanics and analysis》,141(1998)105~116,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篇研究工作),随后病情缓和,我奇迹似地活了下来。但我仍不停地工作,又花了几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一篇以数学概念探讨经济哲学的长文(这篇长文的第一部分发表于法国经济学期刊《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SCW),2004。第二部分,经大幅改写,将发表于同一刊物SCW2009)。
病中几年,我隔离于俗事之外,在精神上度过了一段真正自由的时光。那段期间,我常自问:人对世界好奇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如果我流放在孤岛,与世完全隔绝,我会不会再做数学?会不会仍像现在这样,好奇地想知道潜藏在这世界底层的理性规律而辛勤地工作?
我向自己提这个问题,是想知道人追求知识,对世界好奇的动机是什么。
小孩的好奇是天生的。好奇有利于认识周围世界,认识周围世界则有利于维生。但假定维生已不成问题,人可以衣食无忧,那么好奇是为了什么?
数学家、科学家做研究的内在动力是什么?除了职业上维生的需要之外,是为了名利与地位,还是纯为好奇而好奇,为研究而研究,为创造而创造?
为了要使孤岛问题问得真切,我必须进一步虚拟问题的情境:如果在那孤岛上有足够的果实玉米、兽皮石屋,供我温饱,那么我做什么?我还会做数学吗?
同时我还做这样的假定:我很确定这孤岛永远不可能与外界沟通,即使我做出什么有趣的、重大的研究成果,都不可能与世人分享,或说得更极端一点,人类己经毁灭了,只剩我孤伶伶的一个人活在这世界,那么
——我还会再做数学吗?
五
我诚实地想这个问题,让自己完全融入那孤岛的情境,慢慢的,我听到了来自内心的回声:我不会再做数学,我会把数学相关的一切东西烧掉。然后……
我不很确定自己会不会想活下去,但我肯定不会再做数学。然后,我会怎样?
也许我会天天坐在海边发呆,最后自杀了事 请神的信徒们不要太快下结论,指责我因心中没有神,才会如此绝望。
也许我会学着小鸟说话,诱引她们靠近我,与她们成为朋友。也许我会几天几夜静静地躺在地上,眼睛望向天空,却倾耳谛听草丛里花开的声音。也许我会在地上画些美丽的画,希望蝴蝶蜻蜓能飞过来看得懂我画些什么。如果附近有狼或野犬更好,有了这些友伴,我便会活下去,不会再想要自杀。
——但我肯定不会再做数学。
换句话说,纯粹为好奇而好奇,为研究而研究,为创造而创造,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创造之外,我会希望与人互动,与世界互动。对于创造工作者,同行之间相互讨论、相互欣赏、相互批评、相互肯定,是不能缺少的。如果人没有互动,创造便失去动力。创造不是人孤立的旨趣。
有个心理测验题目是:“如果你有机会与古来先贤大哲见面,向他(她)问个问题,你会挑谁?你想问什么?”
我不会挑爱因斯坦。但爱因斯坦很喜欢读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960),他说过:“我与叔本华看法一样,认为人从事文字艺术或科学的最大动力,就是为了逃避日常生活的粗糙与单调,所以才躲入一个四周布满创造的世界。”
他这样说,因为他对世俗平庸的生活琐事或无聊言语感到厌烦。但他还没有真心去挖掘自己从事科学创造的内在动因。依那心理测验的问答,如果爱因斯坦出现在我面前,我会问他:
如果人类已经灭绝,只有你一个人活在这世界。那时,你正从瑞士专利局走出来,抽着烟斗,步上伯恩(Bern)空旷无人的街道,街道上的店面依旧,橱窗里仍然摆着种种服饰,格架上仍然放着新鲜的面包。你不愁衣食,只是到处都空荡荡的,没有人影。即使你从瑞士跨过边界走到地球的另一端,都空荡荡的,没有人影,亲爱的爱因斯坦,请问:你还会沉浸在四度时空之中,还会那样充满热情地想找到相对论的基本规律吗?
我很想知道爱因斯坦会怎么回答,因为对我来说,去思考大江所提的“与世界相联结”是重要的课题:
——“与世界相联结”是不是人活在这世界的必要条件?
——“与世界相联结”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待续)
【作者简介】黄武雄,1943年生于台湾新竹,笔名黄南,台湾数学研究学者、教育工作者、作家、社会运动参与者。曾任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一向关怀教育发展,是社区大学的创办人和台湾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直接参与和推动了台湾“四一〇教改运动”。
【编辑按】 2014年是台湾“四一〇教改运动”二十周年。台湾教育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有经验也有教训,更有反思。当下大陆,与台湾有相通的文化、相似的政治背景,产业历程也大致相同,今天重读黄武雄的作品,仿佛说的就是当下中国的教育。应该说,台湾二十年前的这场教育改革运动,对于大陆当前的教育改革有巨大的借鉴意义。何况,作者深厚的人文素养、优美的文笔、宽阔的眼界和清晰的说理,让人对其作品有不忍释卷之感。教育思想网将陆续选登作者的部分文章,以飨读者。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