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良:乡土教育,路在何方?
刘成良:乡土教育,路在何方?
刘成良:乡土教育,路在何方?
通往故乡的路总是那么的悠长而又惆怅,村口的那棵老皂角树已经枯黄,像一位经历了沧桑岁月的老者,倔强地守望在那里,见证着故乡人的来来往往。不知为何,总觉得他能撩拨起在外游子对家的渴望。冬去了春来,叶绿了又黄,时光不仅仅给那棵老皂角树刻印下了一层层年轮,还记录着每一位走出去又走回来村民的过往。那棵皂角树似乎成了通向远方和家乡的结点,一头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故乡,而另一头是通往远方曲折蜿蜒的山路,盘旋在这洛水之旁高高低低的丘陵之上。
这次过年回乡,如果没有母亲的引领,我是真的找不到回乡的路,倒不是故乡的变化让我感到陌生,而是这曲曲折折的山路,我实在不知道通向何方。自打我五岁离开故乡之后,二十年间,回乡的次数屈指可数,印象中的故乡就是要走上好长一段山路,待看到一棵老皂角树的时候,就到家了。因此,每每看到老皂角树,心中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离开故乡时那棵皂角树明明是一抹深绿,可现在却是一片枯黄。
常常在外的人对于故乡的感情总是复杂而又矫情的,这又岂是一种思念了得?更兼一种矛盾,我常常害怕、担心故乡的变化太大,甚至变得面目全非,以至于找不到回乡的路。但我也很难接受故乡十几年如一日般沉寂的模样,从内心里总是祈望她能发展地更好一些。
由于求学在外,很少回乡,所以故乡在我的脑海中总呈现出一些片段化的意象,村口的那棵老皂角树、离村口不远处的小学以及外公、外婆日渐苍老的模样。父母在我两三岁的时候就到村外去打拼,因此从我逐渐有了记忆开始,就是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公是一名做了三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平日里他的话不多,却很慈祥。从我记事起,我就常常跟着他到学校,他在上课,我就在校园里玩耍,偶尔也会很不懂事地溜到课堂上。
或许是因为太长时间没有回乡的缘故,见到外公之后突然觉得他真的苍老了好多,一道道皱纹深深地刻在他的脸上,曾经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也有些黯淡。听母亲说,因为外公不爱说话,也不会像其他老人那样打牌娱乐,总是感觉到急躁烦闷、整夜失眠,时常在半夜起身独自在村子里走上好远的路。当我将本科毕业时照的一张张穿学士服的照片拿给他时,他竟一时老泪纵横,哽咽地说不出话来。他总是希望子孙后代能够学业有成,但是舅舅和母亲那一代没有让他圆梦,而我们这一代,几个表哥都是早早地外出打工了,直到我和弟弟才让他看到了希望。这一刻他真的等了好久,我也深深地感到自责,无论是多忙,在外面上学这些年来真的是应该多回家看看,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那一刻的心情。从见到那棵老皂角树、踏进村口的那一刻起,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浸染着我的每一缕情思,故乡的物与人、人与事都让我百感交集。
吃过午饭的那个下午,趁着温暖的阳光,母亲让我带着外公出去转转。没想到,颤颤巍巍的外公在我的搀扶下竟把我带到了村口的小学,他凝视着那两层小楼,许久说出一句话,“村里的小学生都快走完了,前几年有两个年级班里就剩下了五六个人”,外公的这句话让我感到非常地震惊。记忆中村里的小学教室总是坐满了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在村里能传出好远,怎么会一下子变成这样呢?就算是出生的儿童减少了,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啊。顺着外公的视线望去,我也开始慢慢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校园,斑驳的墙壁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记忆中教室的窗户是从来都没有玻璃的,我也不知道是一直都没有,还是总被顽皮的孩子打破,窗户上总是蒙上一层层塑料纸,而教室内的桌子也是高低不平,很多都是歪歪扭扭的,随时都会散架,至于椅子,就更是千奇百怪了,因为学生太淘气了,总是损坏凳子。从我记事起,学生们上课都是从家里带板凳过去,高的、低的、长的、短的,各种形状。如今再也没有哪一扇窗户是用塑料纸糊的,教室内也由学校统一配置了很新的桌椅,只是学生少了,空旷的教室内放着几张桌椅,让人心里觉的空落落的,而墙壁依旧斑驳。我在努力地搜索着记忆中的学校和现在的差别,当我不经意间抬头看的时候,突然一惊,一个黑色的长铁块悬挂在树上,对于我而言,这有着太深的记忆了。小的时候,村里的学校没有电子铃声,上下课打铃都是由暂时没课的老师看着表,用石头或者锁敲打着铁块,叮叮——叮叮的声音是幼时最迫切听到的声音了。不知为何,二十年后,当这个铁块还是悬挂在这里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和村子里涌起的一座座大房子、建起的大教堂以及逐渐多起来的小车相比,学校的变化实在是太小了,仿佛就像在二十年前那样,不管我怎样搜寻,都能找到儿时的记忆。心情也顿觉的无比沉重,曾经那个喧闹的校园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二十年前后,学校的变化竟是如此之小。或许只有那个用石板堆砌的乒乓球台、还有那个被用做打铃的铁块才懂得这其中的滋味。
图一.进校门后的门廊
图二.假期里寂静的校园
图三.用来打铃的铁块
图四.空旷的教室
图五.校园角落的乒乓球台子
我注意到外公的眼睛亮了起来,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亦或是含在他眼睛里的泪花,这座学校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他把希望寄托给了一届又一届村里的孩子。我不知道他在努力地将希望播撒在何方,我只知道他在这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教了一辈子书。村里小学的升学率一直很不错,到乡里念初中的孩子们成绩大都能占据前茅。人们常常把教师比作园丁,我想对于园丁而言,他们最开心的莫过于看到桃李盛开了,无怪乎那片土壤是在繁华之地,还是在荒郊野外。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撒下希望的种子,用心地培育,等待着绽放。外公也是这样,他在年轻的时候明明可以在古城西安飞机场做一名会计,但他却执着地安居在这里,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地播撒着希望,他觉得这样才能心安理得。
然而现实却又是那样地残酷,当他落寞地看到小学里的希望种子越来越少的时候,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呼啸的北风吹打着枯枝作响,空旷的校园给人太多的伤感和回想。或许最让人感到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看到了付出一辈子心血的地方由盛转衰,而自己却垂垂老矣无能为力。表弟说村里的学校这两年又有了新的变化,好的是现在没有民办教师了,七个教师中有三位都是从本村里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大学生,学生的人数也基本稳定,六个年级有八九十人,最少的年级也有十个左右,但是和七八年前全校三百多人的规模相比,还是少了很多,课程设置上面也都能保证语文、数学、英语等正常教学。然而村里面还是有很多家庭尽力的把孩子送到乡里或者县里的学校去读书。
毕竟和外面的学校相比,村里的学校从硬件到师资都差得比较多,但是村里的孩子到外面去读书,进入公立的学校还是比较难一些,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家庭不得不掏高价让孩子进入私立的学校。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讲,这就平添了一笔新的较大开支。学生在村里上小学基本上是不需要花什么钱的,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的补助,另一方面学生吃住在家里,没有什么多余的经济支出。而进入私立学校就不同了,除了每个学期一千多元的学杂费等,还需要住宿费、伙食费,有的还要缴纳校车费用。对于我们这个人均不到一亩地的村子来说,一个四口之家一年本可以节省下来的种地收入却用作了教育支出,甚至还需要更多的其他收入补贴才行,而国家本来用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公立学校资源投入却逐步变成了闲置。农民的负担到头来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这些私立的学校接收的大都是从村里送出去的孩子,所以私立学校从管理上一方面实行比较严格的寄宿制,另一方面为了吸引生源,就从村里的学校挖掘优秀的教师来保障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外公在退休之后也收到了很多私立学校提供的岗位邀请,但是他都拒绝了,他接受了村里小学的返聘,又教了几年书。直到后来他的身体条件实在不允许,他才不得不闲在家里。就这样,村里的公办小学就沦为了优秀教师、学生生源双输出的被动局面,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一步步被拖垮。
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讲,私立学校的发展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盈利目标的驱动之下,私立学校和国家不断进行投入的公立学校相比,更容易占据主动地位。一方面,它利用比较好的区位优势,能较快地整合集中教师、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等手段来吸引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它也在逐渐地掏空公办学校,使农民和公办小学处于被动的地位。尤其是在更多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的社会大趋势之下,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农民不得不多花一些钱送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国家对于公办学校资源的投入也会逐渐闲置,当公办学校失去了生源、失去了优秀的教师时,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讲,为了优化资源的配置,解决公立学校的生源和教师危机等问题,并校就成为了最优考虑。这就是推行了十年来轰轰烈烈撤点并校政策的原因之一。
就这样,围绕着农村的小学教育就形成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是私立学校抢夺或者吸引生源、师资等,自身发展不断壮大,另一方面是公立学校损失生源和优秀教师,从而并校,造成自身的不断萎缩。而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就夹在了这一膨胀一萎缩中间,使得农民不得不加大对于子女教育的投入,同时孩子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间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私立学校,为了扩大盈利,盲目地扩张学校的招生规模,而其相应的师资、教室、宿舍等却难以跟上,不仅使得学校的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同时也给学生的生活、成长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而这些又缺乏相应的政策和制度的规范和监管。过早的地离开家庭、进入封闭化的校园环境后,孩子的身心发展在缺乏父母这一家庭教育环节的引导和帮助下,如何才能获得健康的成长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同时他们上学、放学的路上,或者是校车接送的路上,他们的安全又靠谁来保障?当前不断涌现出的校车事故不正是这个原因吗?难道仅靠政府不断地强调注意校车安全问题、加大处罚力度、制定校车标准就能减少事故吗?如果抓不到根本,仅仅靠一些隔靴搔痒之策,起到的作用真的是杯水车薪。
尤其是在过去十年间所轰轰烈烈推行的撤点并校政策,使得上述问题更加突出。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的中小学数量锐减一半。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00年我国有小学55.36万所,截止到2010年还有25.74万所,在校生人数由2000年的13,013.25万人到2010年的9940.7万人。而这中间,农村小学校竟减少了22.94万所,十年间平均每一天都要减少63所。仅仅十余年,在校小学生总数减少了五分之一,而我国的农村小学数量却减少了22万余所,超过了二分之一。
再回到教育的本质问题上,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保障这些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人们常说孩子就是希望,就是未来,但在这种畸形的教育格局之下,他们的未来又在哪里?为什么农村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少,难道非得要靠政策去推动保障农民学生上大学比例问题才能解决教育的不公平吗?
本应是天真灿烂的童年,本应在父母的关怀下踏实地成长,是谁,是谁将他们推向社会,推向成熟?求学之路漫漫,我们真的就那么急于在他们的童年就将其套上枷锁吗?谁说泥土里就没有未来,谁说野地里就长不出芬芳?
我们不得不发出呼喊:教育,请等一等你的灵魂!社会,请找一找你的未来!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个下午,我和外公在寂静的校园中伫立了好久,我们一起用目光扫过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这里是他奋斗了一生的地方,也是我梦想启程的地方,凝聚着外公的心血,珍藏着我对故乡的回忆。二十年,说长也不长,我依旧奔走在求学的路上。二十年,说短也不短,竟使一位老人如此沧桑。每每想起故乡,我的心头总是五味杂陈,有温暖、有沉重、有呐喊、有回味。或许故乡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就像那棵老皂角树一样,静静的、不卑不亢的地守望着这里,凝视着、记录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世事沧桑。
文章来源:光明网_理论频道2014-02-09
通往故乡的路总是那么的悠长而又惆怅,村口的那棵老皂角树已经枯黄,像一位经历了沧桑岁月的老者,倔强地守望在那里,见证着故乡人的来来往往。不知为何,总觉得他能撩拨起在外游子对家的渴望。冬去了春来,叶绿了又黄,时光不仅仅给那棵老皂角树刻印下了一层层年轮,还记录着每一位走出去又走回来村民的过往。那棵皂角树似乎成了通向远方和家乡的结点,一头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故乡,而另一头是通往远方曲折蜿蜒的山路,盘旋在这洛水之旁高高低低的丘陵之上。
这次过年回乡,如果没有母亲的引领,我是真的找不到回乡的路,倒不是故乡的变化让我感到陌生,而是这曲曲折折的山路,我实在不知道通向何方。自打我五岁离开故乡之后,二十年间,回乡的次数屈指可数,印象中的故乡就是要走上好长一段山路,待看到一棵老皂角树的时候,就到家了。因此,每每看到老皂角树,心中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离开故乡时那棵皂角树明明是一抹深绿,可现在却是一片枯黄。
常常在外的人对于故乡的感情总是复杂而又矫情的,这又岂是一种思念了得?更兼一种矛盾,我常常害怕、担心故乡的变化太大,甚至变得面目全非,以至于找不到回乡的路。但我也很难接受故乡十几年如一日般沉寂的模样,从内心里总是祈望她能发展地更好一些。
由于求学在外,很少回乡,所以故乡在我的脑海中总呈现出一些片段化的意象,村口的那棵老皂角树、离村口不远处的小学以及外公、外婆日渐苍老的模样。父母在我两三岁的时候就到村外去打拼,因此从我逐渐有了记忆开始,就是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公是一名做了三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平日里他的话不多,却很慈祥。从我记事起,我就常常跟着他到学校,他在上课,我就在校园里玩耍,偶尔也会很不懂事地溜到课堂上。
或许是因为太长时间没有回乡的缘故,见到外公之后突然觉得他真的苍老了好多,一道道皱纹深深地刻在他的脸上,曾经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也有些黯淡。听母亲说,因为外公不爱说话,也不会像其他老人那样打牌娱乐,总是感觉到急躁烦闷、整夜失眠,时常在半夜起身独自在村子里走上好远的路。当我将本科毕业时照的一张张穿学士服的照片拿给他时,他竟一时老泪纵横,哽咽地说不出话来。他总是希望子孙后代能够学业有成,但是舅舅和母亲那一代没有让他圆梦,而我们这一代,几个表哥都是早早地外出打工了,直到我和弟弟才让他看到了希望。这一刻他真的等了好久,我也深深地感到自责,无论是多忙,在外面上学这些年来真的是应该多回家看看,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那一刻的心情。从见到那棵老皂角树、踏进村口的那一刻起,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浸染着我的每一缕情思,故乡的物与人、人与事都让我百感交集。
吃过午饭的那个下午,趁着温暖的阳光,母亲让我带着外公出去转转。没想到,颤颤巍巍的外公在我的搀扶下竟把我带到了村口的小学,他凝视着那两层小楼,许久说出一句话,“村里的小学生都快走完了,前几年有两个年级班里就剩下了五六个人”,外公的这句话让我感到非常地震惊。记忆中村里的小学教室总是坐满了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在村里能传出好远,怎么会一下子变成这样呢?就算是出生的儿童减少了,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啊。顺着外公的视线望去,我也开始慢慢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校园,斑驳的墙壁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记忆中教室的窗户是从来都没有玻璃的,我也不知道是一直都没有,还是总被顽皮的孩子打破,窗户上总是蒙上一层层塑料纸,而教室内的桌子也是高低不平,很多都是歪歪扭扭的,随时都会散架,至于椅子,就更是千奇百怪了,因为学生太淘气了,总是损坏凳子。从我记事起,学生们上课都是从家里带板凳过去,高的、低的、长的、短的,各种形状。如今再也没有哪一扇窗户是用塑料纸糊的,教室内也由学校统一配置了很新的桌椅,只是学生少了,空旷的教室内放着几张桌椅,让人心里觉的空落落的,而墙壁依旧斑驳。我在努力地搜索着记忆中的学校和现在的差别,当我不经意间抬头看的时候,突然一惊,一个黑色的长铁块悬挂在树上,对于我而言,这有着太深的记忆了。小的时候,村里的学校没有电子铃声,上下课打铃都是由暂时没课的老师看着表,用石头或者锁敲打着铁块,叮叮——叮叮的声音是幼时最迫切听到的声音了。不知为何,二十年后,当这个铁块还是悬挂在这里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和村子里涌起的一座座大房子、建起的大教堂以及逐渐多起来的小车相比,学校的变化实在是太小了,仿佛就像在二十年前那样,不管我怎样搜寻,都能找到儿时的记忆。心情也顿觉的无比沉重,曾经那个喧闹的校园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二十年前后,学校的变化竟是如此之小。或许只有那个用石板堆砌的乒乓球台、还有那个被用做打铃的铁块才懂得这其中的滋味。
图一.进校门后的门廊
图二.假期里寂静的校园
图三.用来打铃的铁块
图四.空旷的教室
图五.校园角落的乒乓球台子
我注意到外公的眼睛亮了起来,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亦或是含在他眼睛里的泪花,这座学校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他把希望寄托给了一届又一届村里的孩子。我不知道他在努力地将希望播撒在何方,我只知道他在这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教了一辈子书。村里小学的升学率一直很不错,到乡里念初中的孩子们成绩大都能占据前茅。人们常常把教师比作园丁,我想对于园丁而言,他们最开心的莫过于看到桃李盛开了,无怪乎那片土壤是在繁华之地,还是在荒郊野外。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撒下希望的种子,用心地培育,等待着绽放。外公也是这样,他在年轻的时候明明可以在古城西安飞机场做一名会计,但他却执着地安居在这里,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地播撒着希望,他觉得这样才能心安理得。
然而现实却又是那样地残酷,当他落寞地看到小学里的希望种子越来越少的时候,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呼啸的北风吹打着枯枝作响,空旷的校园给人太多的伤感和回想。或许最让人感到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看到了付出一辈子心血的地方由盛转衰,而自己却垂垂老矣无能为力。表弟说村里的学校这两年又有了新的变化,好的是现在没有民办教师了,七个教师中有三位都是从本村里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大学生,学生的人数也基本稳定,六个年级有八九十人,最少的年级也有十个左右,但是和七八年前全校三百多人的规模相比,还是少了很多,课程设置上面也都能保证语文、数学、英语等正常教学。然而村里面还是有很多家庭尽力的把孩子送到乡里或者县里的学校去读书。
毕竟和外面的学校相比,村里的学校从硬件到师资都差得比较多,但是村里的孩子到外面去读书,进入公立的学校还是比较难一些,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家庭不得不掏高价让孩子进入私立的学校。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讲,这就平添了一笔新的较大开支。学生在村里上小学基本上是不需要花什么钱的,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的补助,另一方面学生吃住在家里,没有什么多余的经济支出。而进入私立学校就不同了,除了每个学期一千多元的学杂费等,还需要住宿费、伙食费,有的还要缴纳校车费用。对于我们这个人均不到一亩地的村子来说,一个四口之家一年本可以节省下来的种地收入却用作了教育支出,甚至还需要更多的其他收入补贴才行,而国家本来用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公立学校资源投入却逐步变成了闲置。农民的负担到头来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这些私立的学校接收的大都是从村里送出去的孩子,所以私立学校从管理上一方面实行比较严格的寄宿制,另一方面为了吸引生源,就从村里的学校挖掘优秀的教师来保障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外公在退休之后也收到了很多私立学校提供的岗位邀请,但是他都拒绝了,他接受了村里小学的返聘,又教了几年书。直到后来他的身体条件实在不允许,他才不得不闲在家里。就这样,村里的公办小学就沦为了优秀教师、学生生源双输出的被动局面,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一步步被拖垮。
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讲,私立学校的发展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盈利目标的驱动之下,私立学校和国家不断进行投入的公立学校相比,更容易占据主动地位。一方面,它利用比较好的区位优势,能较快地整合集中教师、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等手段来吸引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它也在逐渐地掏空公办学校,使农民和公办小学处于被动的地位。尤其是在更多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的社会大趋势之下,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农民不得不多花一些钱送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国家对于公办学校资源的投入也会逐渐闲置,当公办学校失去了生源、失去了优秀的教师时,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讲,为了优化资源的配置,解决公立学校的生源和教师危机等问题,并校就成为了最优考虑。这就是推行了十年来轰轰烈烈撤点并校政策的原因之一。
就这样,围绕着农村的小学教育就形成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是私立学校抢夺或者吸引生源、师资等,自身发展不断壮大,另一方面是公立学校损失生源和优秀教师,从而并校,造成自身的不断萎缩。而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就夹在了这一膨胀一萎缩中间,使得农民不得不加大对于子女教育的投入,同时孩子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间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私立学校,为了扩大盈利,盲目地扩张学校的招生规模,而其相应的师资、教室、宿舍等却难以跟上,不仅使得学校的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同时也给学生的生活、成长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而这些又缺乏相应的政策和制度的规范和监管。过早的地离开家庭、进入封闭化的校园环境后,孩子的身心发展在缺乏父母这一家庭教育环节的引导和帮助下,如何才能获得健康的成长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同时他们上学、放学的路上,或者是校车接送的路上,他们的安全又靠谁来保障?当前不断涌现出的校车事故不正是这个原因吗?难道仅靠政府不断地强调注意校车安全问题、加大处罚力度、制定校车标准就能减少事故吗?如果抓不到根本,仅仅靠一些隔靴搔痒之策,起到的作用真的是杯水车薪。
尤其是在过去十年间所轰轰烈烈推行的撤点并校政策,使得上述问题更加突出。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的中小学数量锐减一半。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00年我国有小学55.36万所,截止到2010年还有25.74万所,在校生人数由2000年的13,013.25万人到2010年的9940.7万人。而这中间,农村小学校竟减少了22.94万所,十年间平均每一天都要减少63所。仅仅十余年,在校小学生总数减少了五分之一,而我国的农村小学数量却减少了22万余所,超过了二分之一。
再回到教育的本质问题上,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保障这些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人们常说孩子就是希望,就是未来,但在这种畸形的教育格局之下,他们的未来又在哪里?为什么农村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少,难道非得要靠政策去推动保障农民学生上大学比例问题才能解决教育的不公平吗?
本应是天真灿烂的童年,本应在父母的关怀下踏实地成长,是谁,是谁将他们推向社会,推向成熟?求学之路漫漫,我们真的就那么急于在他们的童年就将其套上枷锁吗?谁说泥土里就没有未来,谁说野地里就长不出芬芳?
我们不得不发出呼喊:教育,请等一等你的灵魂!社会,请找一找你的未来!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个下午,我和外公在寂静的校园中伫立了好久,我们一起用目光扫过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这里是他奋斗了一生的地方,也是我梦想启程的地方,凝聚着外公的心血,珍藏着我对故乡的回忆。二十年,说长也不长,我依旧奔走在求学的路上。二十年,说短也不短,竟使一位老人如此沧桑。每每想起故乡,我的心头总是五味杂陈,有温暖、有沉重、有呐喊、有回味。或许故乡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就像那棵老皂角树一样,静静的、不卑不亢的地守望着这里,凝视着、记录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世事沧桑。
文章来源:光明网_理论频道2014-02-09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