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验教育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薛涌:不愿意被考验的一代

向下

薛涌:不愿意被考验的一代 Empty 薛涌:不愿意被考验的一代

帖子 由 Admin 周二 三月 11, 2014 12:49 am

教育课题
2013年,中国多地紧锣密鼓地设计改革高考的方案。10月份先有“英语退出高考”之说,11月又有了“数学退出高考”的设想。这些并非仅仅是决策者的构思。网上的民调显示,有大约九成网民支持英语退出高考,近75%的网民支持数学退出高考。熟悉中国网络情况的人恐怕都知道,这些网民,往往是年轻人。说这些民调多少反映了年轻一代的意见,恐怕并不过分。
决策者的动机,据说是要改革应试教育。但是,只要有高考存在,取消或消减某科考试,学生照样还是围着考试转。而且由于考试科目减少,在高考指挥棒下学习的内容会更狭窄。拥护这些“改革”的年轻人,理由也是叹为观止:英语学半天学不会,浪费精力!数学太难,学了半天,毕业后除了领工资数钱,根本派不上用场……
读书不愿意考试,年轻人充沛的精力是否能用于其他地方呢?似乎也没有。比如2012年中国掀起马拉松热。没想到猝死事件层出不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猝死,多发生在年轻人中,而且往往是在10公里或者几千米的比赛中。结果,各大中小学纷纷在运动会、体育课达标等方面取消长跑。5000米、3000米等等比赛,成了高危项目。有些大学的传统运动会,被迫改为游艺,被讥之为老干部活动。想必年轻人对这样的决定也很支持,因为首先是他们拒绝参加长距离的耐力运动。想必他们也是理由一箩筐:人类早就现代化了,到哪里都开车,登山也用缆车,哪里还用得上跑步?
读书不能考试,体能比老年人还脆弱,难道这就是中国年轻的一代?或者说,难道这就是年长者对下一代的期待?
我在这里并不想为应试教育辩护。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病重重,确实应该改革。但是,考试是马克斯·韦伯所谓的高度理性化、科层化的现代社会选拔人才的基本方式,尽管有着种种弊端,其效率无容置疑、其功能无法替代。我们可以改革考试,但无法取消考试。在高考的各个科目中,数学、英语恰恰属于比较有客观标准、“含金量”比较高的。即使有诸多不完美之处,经过改革使之完善的技术困难相对较少,特别是有许多相关的国际测试作为参考。改革高考,拿这两门开刀实在是匪夷所思。
许多反对考试的中国人总说:美国的教育不看分数,更注重创造力。其实,美国的大学录取,绝大部分还是要看分数,虽然不是仅仅看分数。这不仅有SAT、高中平均成绩,SAT的专业考试多达20门、另有34门相当于大学程度的AP考试。其中数学和外语方面的考试就有好几门。当然,这些都不属于“必考”。但是,随着升学战的升温,学生在竞争的压力下经常要考五六门AP课程。我14岁的女儿,高一已经开始选了AP课,等于上了大学水平的课程。学校里也几乎每天都有考试。平时的表现不敢有一点疏忽,因为高中平均成绩对于申请大学至关重要。当然,还有每天一两个小时的体育训练。她的越野队,5公里的山地越野赛也几乎是每周都有。无论是申请大学或竞争性较强的私立学校,如果你有某种体育爱好,往往要填报具体的成绩。这和考试的分数有什么区别?像她这样的美国孩子,也往往晚上用功到12点以后。
回头看看中国,给孩子“减压”的呼声响成一片。似乎高考太残酷了。学子愤愤然地要让英语、数学“滚出高考”。可是,看看2013年的高考录取率,大部分省市超过了80%,有几个省份到了90%以上。我们这代人30多年前高考时,录取率仅百分之四、五。那时的考试,也比现在僵化得多。可是,大家为有这样的机会兴奋不已,觉得这是中国最为公正的竞争规则。为什么我们这代人会被大得多的压力激励、而不是吓倒?现在这代人,面对那么一点点压力就叫苦不迭、乃至不停地怪罪环境、制度、家庭、运气……就是不怪罪自己?

误判教育问题
在我看来,中国的公众,包括家长和学生,在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上普遍出现了误判。当今的首要之务不是减压。恰恰相反,是要帮助年轻人迎接生活的压力。缺乏压力,是他们成长中的最大问题之一。道理其实显而易见:在近30年经济高速增长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至少那些大中城市的中产阶层子弟,大致属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没有经历过贫困、饥饿等基本生存危机的一代。他们的父母,从读书、买房、结婚等等,大多有能力对他们进行扶植。他们的欲求、期待,也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爆棚,却远没有经历过、甚至无法体会父母那辈人的艰难困苦和牺牲,故而把得到的一切都视为当然,把好吃懒做当作潇洒、“酷”,把奋斗当作卑贱、不幸。结果,他们中有些人跑几步动不动就要猝死,考几次试就要精神崩溃。
从富裕走向骄逸,自古就是“富不过三代”的基本程式,也每每为先知先觉者所警示。1899年,马上就要成为美国最年轻的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了一篇也许是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演讲:《奋发的人生》(Strenuous Life)。当时美国刚刚经历了“镀金时代”,成为世界最大的GDP,也是最富有的国家。许多人因为家庭有了财富积累,可以不必为了生存而劳作。于是罗斯福敏锐地警告人们“卑贱之安逸”(ignoble ease)的危险,大力推崇那种不畏艰险和劳苦,敢于为了伟大的目标而奋斗的人们。他特别强调闲暇(leisure)和闲散(idleness)之分。闲暇,自柏拉图以来就被西方的思想家视为有美德的生活方式。闲暇意味着人们可以不必为了生存之必须而劳作,故而能专注于精神追求。在罗斯福看来,那些无衣食之忧的人,投身于科学、文学、艺术、历史研究等等非赢利性事业,属于明智地运用了自己的闲暇。这样的闲暇,同样意味着艰苦卓绝的奋斗,并能增进整个社会之福益,使人生充满意义。闲散,则是一种骄奢淫逸,是贪图“怯懦的和平”,将导致人性之堕落和文明的衰亡。
罗斯福本人,就一直以身作则。他是生于富家大族的病儿,有充足的理由和条件选择安逸的生活。但是,他自幼投身于艰苦的体育训练,然后慨然从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当了总统后,常青藤的橄榄球比赛过于野蛮,1904年死在球场上的学生竟达21位,死者血肉模糊的面部照片在媒体刊出后举国震惊,以哈佛校长艾略特为首的教育家考虑废除橄榄球。罗斯福对此忧心忡忡,认为一旦废除这种强悍的运动,美国人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绅士品性”就将不保。为此,他在白宫召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三巨头的峰会,要求大家改革橄榄球的规则,使之文明得足以让社会接受,但要保持锤炼年轻人品格的野性。
到了1950年代,美国在二战后崛起为自由世界的领袖,并经历前所未有的繁荣。特别是在富裕的郊区长大的一代,已经不知道饥饿和贫困为何物。许多教育家忧心忡忡,认为生存压力是生物进化对人的成长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美国在战后有了历史上第一代没有生存压力的人,这将可能导致人格的残缺。像《为什么强尼不会阅读》等探讨青少年发展障碍的书,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一句话,富裕时代的流行病就是富贵病。
治疗这种富贵病的办法是什么?当然不是让社会重新回到贫困中,而是让成长在良好环境中的年轻人,接受新的挑战。学业的挑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就在罗斯福倡导“奋发的生活”之时,哈佛校长艾略特等开始致力于提高常青藤的学术品质,把一些“富裕而愚蠢”的闲散蓝血贵族排拒在门外。在20世纪初,SAT等测试纷纷被发明出来。到了战后五六十年代,考试的影响越来越大,终于压倒了家门因素,成为常青藤选材的核心标准,乃至许多世代常青藤的富家子弟再也进不去了。不错,常青藤选材,除了考试还有其他标准。比如一些弱势阶层子弟分数偏低却依然有机会。但那并非说考试没有意义,而是因为这些学生经历了更大的磨难,有着更为奋发的人生。艾略特就曾一方面致力于提高哈佛的学术标准,一方面取消希腊文、拉丁文的入学考试。他的理由是,这些古典文字普通公立学校不教。去除这一障碍,平民子弟就能和在寄宿学校受过古典训练的富家子弟竞争,给前者更多的机会,给后者更大的压力。
中国社会上对英语、数学考试的敌意、或取消体育课和运动会的长跑等等,则并非是因为要给在底层经受更大磨难的穷孩子更多的机会,而是因为富二代学不会英语、作不了数学题、甚至也跑不了步。一向娇惯孩子的家长也不忍心。难道这代人不正面对一个英语日益成为国际语言的全球化浪潮吗?难道热衷于智能手机、互联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正在进入一个大数据时代吗?难道拒不接触外部世界、只管在领工资时数数钱就可以打发一生吗?从小不愿被考验的一代,长大后就经不住考验。如此下去,中国就将成为“一代不如一代”衰落社会。
(作者是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文章来源:联合早报网

Admin
Admin

帖子数 : 713
注册日期 : 13-11-21

http://cqnee.5d7d.net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