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从自在走向自为》重评(二)
《教师发展:从自在走向自为》重评(二)
(二)第一周
1. 熟悉环境
第一周姚、马两位老师的干劲十足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对于社会新鲜人来说,初到一个环境总是有新鲜感的,他们会度过一段“蜜月期”,在这期间他们并不是不会遇到困难,而是新鲜感会冲淡挫折感或者压过挫折感,甚至觉得挫折困难也是甜蜜的。第二,从前面的报道过程我们就能读出,两位老师在那期间并没有谁提醒她们未来工作的难处,这使得他们更加盲目乐观,让“蜜月期”更加甜蜜,而一旦新鲜感下降,挫败感占了上风,她们因为此前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而猝不及防,心理马上失衡甚至是濒于崩溃。
对于一般学校来说,新班主任往往都是从最低年级开始带的,本例中就是从初一年级,但从后文的记述我们发现,姚老师在师范学校实习期间是教的初中二年级的班。一年级跟二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正在经历转型期,即从小学生变成中学生。而二年级相对而言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心理状态相对稳定,且已经基本适应了中学的学习生活,对新教师来说是相对比较容易把握的。因此,我们不建议学校按照年级高低来决定新班主任的任命,而是按照学情以及教师自身的能力大小来安排,并且对不合适要及时调整。例如,应先安排新教师去二年级一些学情较好的班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新教师遭遇挫折的可能性。
2. 备课
从姚老师的记述我们可以看到她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是在最后一学期才有教法课。并且从姚老师对这门课的称谓我们可以推测,这门课讲的主要是教的技术,而缺少对学生、学法、学情等问题的探讨。而我们从姚老师之后第一次上课的经历就可以清晰地阅读出,她并不是不懂得教的技术,但她最缺少的是对“学”的理解。
写教案是每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为什么要写教案、如何写教案、写出的教案如何用,这些问题却鲜见有专门的探讨。而姚老师在教法课上,她的老师也仅仅是传阅现成的教案,让学生熟悉格式和写法,而似乎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指导、剖析。更何况,如她所言,大多数同学,包括她自己并不重视这门课。所以我们推测,在姚老师的头脑中,教案就是一种格式文本,写教案就是一套依葫芦画瓢的简单模仿技术,而并不是对课程的一种建构、反思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这里我们谈一下建构与反思。教案,就是教学方案,是如何实施课堂教学的流程说明、活动规划、教学指南。之所以说写教案是建构课程的过程,是因为课程从教科书的纸面文字变成课堂活动,这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建立过程。而反思,则是在构建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采取的元认知策略的主要形式。
在那之后的教学实习中,姚老师其实也有机会,甚至是更有机会对写教案进行系统学习的。但由于理论准备不足,没有形成反思的自觉,加之没有专人指导,她再一次错过了这个机会。她仅仅看到了指导教师教案是按照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简单的步骤写成的,但她并没有去分析这位教师为什么要这么写。
这位实习指导教师的教案,我们通常称为“略案”,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使用的。而新教师,通常我们的要求是写“详案”。写详案的目的并不仅是提供教学规划从而帮助经验不足的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同时也是帮助她进行建构反思的工具。因为新教师经验尚浅,对课堂的思维能力还比较弱,无法像有经验的教师那样迅速并且全面地思考课程。我们可以想象,在有经验的教师写略案的过程中,其实她头脑里是在迅速构建这堂课或者说是在预演这堂课的,并且,用时很短,写完略案,预演就结束了。而新教师达不到这个水平,他们更需要慢工出细活,写详案,恰恰给了他们对课堂每一个环节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在这一点上,教案起到了建构反思工具的作用。
在姚老师关于自己写教案的记述中,我们看到她完全模仿了自己实习教师的做法,即按照教师用书写教案。教师用书是与教科书配套的,专供教师教学参考的文本,上面有专家级教师写的每一课的课时目标、知识结构、教学建议、补充资料等。但教师用书不能够代替教师对课程的独立思考。
教学用书上的教学实施建议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但并不具有专门性。也就是说,它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学校的特定一节课写成的,而仅仅是一种一般化的指导性建议。我们的老师如果忽视这一点,以为将专家的东西直接照搬到自己课堂上来就能上好课,那么他就完全忽视了当时当地的学情这些“人”的因素。这种备课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批评的那种老师心目中只有“抽象的学生”的看法。这样的老师认为学生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也一定会按照这些想法按部就班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实际上学生的心理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也不可能有心理活动完全一样的学生。他们是具体的、丰富的、复杂的,而不是抽象的、简单的。当我们阅读姚老师第一次上课的情景时我们就会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像姚老师这样,实际经验极度缺乏,又没有切实地学习过相关理论,找不到任何有效指导的情形下,她似乎也只能够凭借一些存留在脑海里面的印象来进行操作了。对此,我们感到遗憾,但同时也有深深的忧虑,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她的尝试失败了,她很可能陷入更加迷茫、苦闷的状态;而如果侥幸成功,她会离理论反思更远,因为一点皮毛的经验就能带给她成就感,她可能会陷入经验至上、实用第一的思维怪圈中,从而大大阻碍她的进步。后面这种担忧我们从她在实习时第一次上讲台感到上课很“简单”就可以印证。
1. 熟悉环境
第一周姚、马两位老师的干劲十足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对于社会新鲜人来说,初到一个环境总是有新鲜感的,他们会度过一段“蜜月期”,在这期间他们并不是不会遇到困难,而是新鲜感会冲淡挫折感或者压过挫折感,甚至觉得挫折困难也是甜蜜的。第二,从前面的报道过程我们就能读出,两位老师在那期间并没有谁提醒她们未来工作的难处,这使得他们更加盲目乐观,让“蜜月期”更加甜蜜,而一旦新鲜感下降,挫败感占了上风,她们因为此前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而猝不及防,心理马上失衡甚至是濒于崩溃。
对于一般学校来说,新班主任往往都是从最低年级开始带的,本例中就是从初一年级,但从后文的记述我们发现,姚老师在师范学校实习期间是教的初中二年级的班。一年级跟二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正在经历转型期,即从小学生变成中学生。而二年级相对而言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心理状态相对稳定,且已经基本适应了中学的学习生活,对新教师来说是相对比较容易把握的。因此,我们不建议学校按照年级高低来决定新班主任的任命,而是按照学情以及教师自身的能力大小来安排,并且对不合适要及时调整。例如,应先安排新教师去二年级一些学情较好的班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新教师遭遇挫折的可能性。
2. 备课
从姚老师的记述我们可以看到她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是在最后一学期才有教法课。并且从姚老师对这门课的称谓我们可以推测,这门课讲的主要是教的技术,而缺少对学生、学法、学情等问题的探讨。而我们从姚老师之后第一次上课的经历就可以清晰地阅读出,她并不是不懂得教的技术,但她最缺少的是对“学”的理解。
写教案是每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为什么要写教案、如何写教案、写出的教案如何用,这些问题却鲜见有专门的探讨。而姚老师在教法课上,她的老师也仅仅是传阅现成的教案,让学生熟悉格式和写法,而似乎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指导、剖析。更何况,如她所言,大多数同学,包括她自己并不重视这门课。所以我们推测,在姚老师的头脑中,教案就是一种格式文本,写教案就是一套依葫芦画瓢的简单模仿技术,而并不是对课程的一种建构、反思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这里我们谈一下建构与反思。教案,就是教学方案,是如何实施课堂教学的流程说明、活动规划、教学指南。之所以说写教案是建构课程的过程,是因为课程从教科书的纸面文字变成课堂活动,这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建立过程。而反思,则是在构建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采取的元认知策略的主要形式。
在那之后的教学实习中,姚老师其实也有机会,甚至是更有机会对写教案进行系统学习的。但由于理论准备不足,没有形成反思的自觉,加之没有专人指导,她再一次错过了这个机会。她仅仅看到了指导教师教案是按照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简单的步骤写成的,但她并没有去分析这位教师为什么要这么写。
这位实习指导教师的教案,我们通常称为“略案”,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使用的。而新教师,通常我们的要求是写“详案”。写详案的目的并不仅是提供教学规划从而帮助经验不足的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同时也是帮助她进行建构反思的工具。因为新教师经验尚浅,对课堂的思维能力还比较弱,无法像有经验的教师那样迅速并且全面地思考课程。我们可以想象,在有经验的教师写略案的过程中,其实她头脑里是在迅速构建这堂课或者说是在预演这堂课的,并且,用时很短,写完略案,预演就结束了。而新教师达不到这个水平,他们更需要慢工出细活,写详案,恰恰给了他们对课堂每一个环节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在这一点上,教案起到了建构反思工具的作用。
在姚老师关于自己写教案的记述中,我们看到她完全模仿了自己实习教师的做法,即按照教师用书写教案。教师用书是与教科书配套的,专供教师教学参考的文本,上面有专家级教师写的每一课的课时目标、知识结构、教学建议、补充资料等。但教师用书不能够代替教师对课程的独立思考。
教学用书上的教学实施建议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但并不具有专门性。也就是说,它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学校的特定一节课写成的,而仅仅是一种一般化的指导性建议。我们的老师如果忽视这一点,以为将专家的东西直接照搬到自己课堂上来就能上好课,那么他就完全忽视了当时当地的学情这些“人”的因素。这种备课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批评的那种老师心目中只有“抽象的学生”的看法。这样的老师认为学生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也一定会按照这些想法按部就班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实际上学生的心理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也不可能有心理活动完全一样的学生。他们是具体的、丰富的、复杂的,而不是抽象的、简单的。当我们阅读姚老师第一次上课的情景时我们就会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像姚老师这样,实际经验极度缺乏,又没有切实地学习过相关理论,找不到任何有效指导的情形下,她似乎也只能够凭借一些存留在脑海里面的印象来进行操作了。对此,我们感到遗憾,但同时也有深深的忧虑,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她的尝试失败了,她很可能陷入更加迷茫、苦闷的状态;而如果侥幸成功,她会离理论反思更远,因为一点皮毛的经验就能带给她成就感,她可能会陷入经验至上、实用第一的思维怪圈中,从而大大阻碍她的进步。后面这种担忧我们从她在实习时第一次上讲台感到上课很“简单”就可以印证。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